监督索引号53042600800010000
关于峨山彝族自治县
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
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25年2月8日在峨山彝族自治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
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各位代表:
现将峨山彝族自治县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提交大会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更加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突出做好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一、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快报数)
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156.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46,060.00万元的124.09%,完成调整预算数57,060.00万元的100.17%,同比增收19,907.00万元,增53.44%。增收主要原因是:年内完成国有林及林木资产转让收入、砂石处置收入17,000.00万元,去年同期无此项收入。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4,09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2.15%,同比增收4,645.00万元,增23.89%;非税收入完成33,066.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7.85%,同比增收15,262.00万元,增85.72%。
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1,690.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174,300.00万元的104.24%,完成调整预算数182,660.00万元的99.47%,同比增支19,490.00万元,增12.02%。增支主要原因是:收入增加,支出相应增加。
收支平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156.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06,048.00万元(包括返还性收入2,714.00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77,912.0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5,422.00万元),债务转贷收入8,100.00万元,调入资金33,009.0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37.00万元,上年结余12,800.00万元,待偿债置换一般债券结余2,763.00万元,土地指标调剂转移收入4,320.00万元,收入总计224,433.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1,690.00万元,上解支出9,062.00万元,调出资金5,401.0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7,352.0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0,928.00万元,支出总计224,433.00万元。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快报数)
全年完成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0,300.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31,300.00万元的64.86%,完成调整预算数24,650.00万元的82.35%,同比减收3,343.00万元,减14.14%。减收主要原因是:土地出让收入减少。全年完成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0,268.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32,755.00万元的122.94%,完成调整预算数40,368.00万元的99.75%,同比增支8,860.00万元,增28.21%。增支主要原因是:超长期特别国债(制造业)安排的支出增加,去年同期无该项支出。
收支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0,30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2,137.00万元,债务转贷收入80,800.00万元,上年结余19,419.00万元,调入资金5,401.00万元,收入总计138,057.0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0,268.0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81,300.00万元,上解支出601.00万元,支出总计122,169.00万元。年终结余15,888.00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快报数)
全年完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5,000.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50.00万元的500倍,完成调整预算数25,000.00万元的100.00%,同比增收25,000.00万元,增100.00%。增收主要原因是:县属国有企业建筑施工及商业贸易经营收入实现25,000.0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0.00万元。
收支平衡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5,00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6.00万元,收入总计25,022.0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0.00万元,调出资金25,000.00万元,支出总计25,000.00万元。年终结余22.00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快报数)
全年完成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61,800.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62,460.00万元的98.94%,完成调整预算数64,724.00万元的95.48%,同比增收11,300.00万元,增22.38%。增收主要原因是:各险种参保人数增加,财政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补助增加。全年完成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58,622.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63,155.00万元的92.82%,完成调整预算数61,314.00万元的95.61%,同比增支5,109.00万元,增9.55%。增支主要原因是:各险种的待遇支出增加。
收支平衡情况。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61,80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2,317.00万元,上年结余26,714.00万元,收入总计 120,831.00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58,622.00万元,上解支出31,837.00万元,支出总计90,459.00万元。年终结余30,372.00万元。
(五)“三保”预算执行情况
全年完成“三保”支出82,946.0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94,145.00万元的88.10%,其中:保基本民生19,627.00万元、保工资62,224.00万元、保运转1,095.00万元。
(六)政府性债务情况
1.2024新增债务额度下达情况
2024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额度6,400.00万元。累计债务限额401,200.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129,400.00万元,专项债务271,800.00万元。
2.政府债务余额情况
2024年上级转贷我县地方政府债券资金88,900.00万元,其中:①再融资债券82,500.00万元,用于置换2024年到期的债券本金62,200.00万元、置换偿还存量隐性债务20,300.00万元。②新增专项债券6,400.00万元,用于置换偿还存量隐性债务6,400.00万元。
2024年,已通过安排预算资金、再融资债券资金足额偿还年内到期政府债务本息81,584.25万元,通过安排预算资金化解隐性债务9,641.83万元。年末峨山县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合计475,825.95万元,其中:政府法定债务393,959.94万元、隐性债务81,866.01万元,年末综合财力预计251,400.00万元,年末债务率189.27%,债务风险等级降为“黄色”。
(七)其他有关事项说明
按照预算法规定,2024年安排预备费1,776.00万元,在预算执行中未进行调剂,调减预备费1,776.00万元,统筹用于“三保”、债务还本付息等重点支出。
各位代表,由于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在决算工作结束后才能准确反映,以上收支数均为快报数(下同),市级财政批复我县2024年财政结算后,部分数据会有所变化,届时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变化情况。
二、沉着应变,综合施策,力促财政事业稳中有进
过去的一年,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稳基础、盘增量,财政收入显著提高
扩大收入增长面,坚持“保存量、挖增量”,夯实财政平稳运行根基。一是全力组织地方财政收入。与乡镇(街道)“抓经济促发展”工作形成有效衔接,多方发力做好税收、非税收入征缴工作,加强欠税欠费清理追缴力度,全面盘活资源资产,拓宽收入渠道,有效缓解上级补助收入骤减带来的收支平衡压力。全年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7,156.00万元。二是用好用活金融支持政策。借助金融支持资产资源盘活政策手段,清理排查全县范围内林地、水利、矿产、土地等资源资产,有序推进林权贷、车位贷、水源贷、土地流转贷项目融资工作。全年累计实现资产资源盘活变现85,951.00万元。三是抢抓时机积极向上争取。把握国家实施一揽子增量政策机遇,围绕政策争取、项目争取和资金争取等多个方面,加强向上沟通汇报,及时掌握政策导向,提前做好项目储备,全力向上争取。完成向上争取资金115,280.0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基数130,903.00万元的88.1%。其中: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7,404.00万元、省预算内资金10,470.00万元、争取新增专项债券资金6,400.00万元。四是持续稳定推进财源建设。围绕钢铁产业“延链补链”强化招商引资,全年陆续落地玉昆钢铁集团配套企业13户,在不考虑留抵退税情况下,玉昆钢铁集团及配套企业在2024年累计缴纳县级税收收入4,709.00万元。
(二)强化解、重防范,债务风险稳步下降
扛实防风化债主体责任,以债务不“爆雷”、风险等级“降色”为目标,全力压降地方债务率。一是提前谋划,争取化债政策支持。密切关注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导向,积极争取新增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限额,累计争取置换存量隐债资金26,700.00万元;对接金融部门加大风险缓释力度,协商债务展期,降低高息债务利率,累计压降当年应偿还债务本息7,930.00万元。二是精准施策,实现化债效益倍增。最大限度发挥置换债券资金的化债效益,把债务化解与闲置资源资产盘活结合起来,通过采取“资产资源搭售化债”等措施,撬动化债成效翻倍,实现化解存量债务38,559.07万元。三是统筹推进,稳降地方债务风险。统筹好“管控债务分子”和“做大财力分母”的关系,一方面,通过盘活处置资产资源设法拓宽财力来源,强化偿债化债资金保障;另一方面,积极稳妥化解存量债务,压降债务规模。全年累计化解地方政府债务46,353.15万元,年末债务率189.26%,同比下降49.74个百分点,债务风险等级实现“脱橙”目标。
(三)兜底线、增福祉,刚性支出逐项落实
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一是兜“三保”底线,坚持先确保“三保”不出问题再统筹安排其他刚性支出,全年安排基本民生、工资福利及刚性运转支出82,946.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45.65%。二是稳民生保障,安排民生支出148,406.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68%,其中:安排农林水支出48,432.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6.66%;安排教育支出36,39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0.03%;安排卫生健康支出11,088.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10%;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2,855.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8.08%。三是压一般支出,贯彻落实政府过“紧日子”,从严控制非刚性非重点支出,全年压减一般性支出1,123.00万元;加强“三公”经费预算管理,全县“三公”经费支出470.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64.65%;加强盘活存量资金力度,对达到政策规定清理时限的结转结余资金,一律收回财政统筹安排使用,共盘活节约财政资金14,432.00万元。四是抓整改落实,坚决落实各级巡视、督查督导、审计等整改事项,全年完成教育类、农业类、社保类等各项民生项目整改支出8,078.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4.45%。
(四)提效能、促发展,财政改革精准有力
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一是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强预算收入统筹力度,排查应纳未纳预算收入,全部纳入政府预算管理;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做到财政支出“有增有减、有保有压”;严格按照省市设置预算执行有限管控规则安排资金支出,强化“三保”保障水平。二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围绕新一轮国企改革发展三年行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走深走实。2024年末全县国资委监管企业国有资产总额389,818.18万元,同比增长23.80%;负债总额243,544.84万元,同比增长40.60%;所有者权益总额146,273.34万元,同比增长3.30%;资产负债率62.50%,同比上升7.50%;全县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777.00万元;上缴税金305.00万元;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106.80%。三是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效,持续推进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落细。截至12月,峨山县新增减税降费64,154.00万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53,594.00万元。四是落实资金直达机制。加快推进直达资金支出进度,加强对直达资金全流程、动态化监管。全年累计完成直达资金支付21,764.00万元。五是开展项目事前绩效评估。落实新增重大政策项目和到期政策绩效评估机制,有效开展项目事前绩效评估。2024年完成3个项目事前绩效评估,调减资金300.00万元。六是开展“清源行动”专项整治。针对重大决策落实、财经纪律执行、财务会计行为、重点领域整治的监管行为为整治重点开展全面自查复查,切实强化预算编审、硬化预算约束,有效遏制腐败行为的滋生。
各位代表,2024年峨山县财政工作在面对债务风险持续走高、各项税费政策持续扩大实施以及土地、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等多重冲击,税收收入难以完成预期、刚性支出难以有力保障。但总体而言,峨山县财政工作在县委的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监督下,以及全县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下,以“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的坚定信心,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与红线,全年财政运行基本平稳。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政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财政收入缺乏可持续性,刚性支出保障仍有缺口,民生保障侧重不足,地方债务风险不断累积,财税体制改革仍需强化。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5年全县财政工作和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贯彻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按照《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规定的“下级政府应当严格按照提前下达数如实编制预算”要求,已将上级提前下达我县2025年转移支付资金6,255.00万元全额纳入预算。根据编制“平衡预算”要求,充分考虑收支影响因素,对2025年财政预算安排建议如下:
一、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一般公共预算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58,870.00万元,同比增收1,714.00万元,增3.00%,其中:税收收入35,06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9.55%;非税收入23,81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0.45%。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可用总财力预计为182,666.00万元,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82,666.00万元,同比增支976.00万元,增0.54%。
全县收支平衡情况。本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87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08,504.00万元(包括返还性收入2,244.00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80,450.0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5,810.00万元),调入资金7,415.00万元,债务转贷收入47,700.0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7,352.00万元,收入总计239,841.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2,666.00万元,上解支出7,977.0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49,198.00万元,支出总计239,841.00万元。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29,704.00万元,同比增收9,404.00万元,增46.33%。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36,287.00万元,同比减支3,981.00万元,减9.89%。
收支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9,704.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000.00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800.00万元,上年结余15,888.00万元,收入总计50,392.0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6,287.0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5,900.00万元,调出资金7,415.00万元,上解支出790.00万元,支出总计50,392.00万元。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50.00万元,同比减收24,950.00万元,减99.80%。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78.00万元,同比增支78.00万元,增100.00%。
收支平衡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00万元,上年结余22.00万元,收入总计78.0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78.00万元,支出总计78.00万元。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67,598.00万元,同比增收5,885.00万元,增9.52%。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67,332.00万元,同比增支8,710.00万元,增14.86%。
收支平衡情况。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67,598.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6,125.00万元,上年结余30,372.00万元,收入总计134,095.00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67,332.00万元,上解支出33,321.00万元,支出总计100,653.00万元。年终结余33,442.00万元。
(五)“三保”预算安排情况
全年县级安排“三保”支出预算88,330.00万元,其中:保基本民生16,675.00万元、保工资68,806.00万元、保运转2,849.00万元。
安排“三保”外人员、运转等其他刚性支出18,313.00万元,其中:临聘人员2,996.00万元、其他刚性支出15,317.00万元。
(六)债务相关情况
2025年到期政府债务总计71,969.58万元,其中:政府债务67,380.76万元(本金55,097.98万元、利息12,282.78万元);隐性债务4,588.82万元(本金602.00万元,利息3,986.82万元)。拟申报再融资债券偿还49,500.00万元,纳入县级预算支出22,469.58万元。
(七)需要特别汇报的事项
1.按照《预算法》规定,在2025年预算年度开始后和县人代会批准预算之前,为保障各部门正常运转,县财政已预拨下达“三保”、债务以及急需安排项目资金指标64,691.00万元。
2.安排预备费1,830.00万元,按《预算法》规定经县政府批准后动支;预留人员经费10,247.00万元,用于预算执行中人员经费调增;预留项目经费9,567.00万元,用于调剂安排未列入预算的重点项目支出。以上预留经费实际发生支出时会相应引起功能科目变动,但不影响支出总规模,提请本次会议同意由县财政按照县政府批示先行安排支出,待年度预算调整时一并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强化统筹,突出重点,推进财政事业平稳发展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国家实施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关键一年。面对持续存在的风险与挑战,我们将坚定信心、奋楫笃行,在保稳定、控风险、稳预期上下实招、出实效,推动地方财政事业平稳发展。
(一)乘势而上,稳步壮大地方财政收入。充分运用前期“拉网式”排查税源、资产资源工作成果,挖掘财政增收潜力,拓宽财政创收渠道。一是强化税费监管稳收入规模。要抓实常规性税收、非税收入征缴工作,深入推进税费协同共治,强化财源监管,稳定收入来源;要坚持清缴欠税欠费与组织收入同步进行,实行分类分户清单式监管,强化部门协作,依法依规清缴欠款;要把握云南省“十四五”期间4项税收省级分享增量县级全留政策机遇,持续强化我县所涉及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耕地占用税3项税收征收工作,争取获得增量全留奖补。二是强化资源盘活促收入增长。要清理可盘活资产资源清单,制定全年盘活处置计划,以闲置资产资源用“活”、低效资产资源用“好”为根本遵循,部门联动开展资产资源盘活处置工作,充分发挥资源资产效益;要继续借助金融手段,重点跟进“林权贷”后续放款工作,有序推进水源贷、车位贷、土地流转贷等融资项目,推动实现资源资产的有效盘活;要做好土地“文章”,持续推进土地出让、增减挂钩结余耕地指标交易、采矿探矿权交易和集体土地入市交易等工作,有效壮大地方可用财力。三是强化财源培植固收入根基。要把握玉昆钢铁产业拉动经济发展以及中老铁路、玉楚高速、峨石红高速等综合交通网建设机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培植财源,持续扩大和稳定财政收入;要创优金融信贷环境,认真落实国家扶持企业的各项金融税费政策,积极探索支持企业贷款渠道,帮助解决企业贷款难问题,全力支持县域企业发展。
(二)应势而动,积极争取财税政策支持。抢抓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集中推出这一难得机遇,摸清底细、提前谋划,做好万全准备积极向上争取。一是争资金,切实缓解地方财政压力。要围绕刚性支出缺口争补助资金。对标中央“扩大转移支付规模,加强基层‘三保’保障”工作措施,算实“三保”、偿债化债等刚性支出财力缺口,主动向上汇报争取,提升财政保障能力。要围绕项目建设需求争专项资金。对标中央“扩大支出,大规模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工作措施,强化投向领域项目储备,全力争取新增专项债券、特别国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支持项目建设。二是争政策,有效补齐财政体制短板。对标中央“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工作措施,积极争取扩大县级税收、非税收入分享比例,有效拓展县级财源,增加县级自主财力;对标中央“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工作措施,积极争取提高财力性转移支付比重,重点研究民生领域各级政府承担的支出责任与财权相匹配程度,争取财税体制改革在权责统一方面给予基层重点考虑。
(三)顺势而为,全力保障重急财政支出。按“轻重缓急”统筹安排支出事项,切实强化刚性支出保障。一是尽力保障必要性支出。要扛实主体责任,坚持“三保”预算安排优先、库款保障优先和支出执行优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力统筹资金、资产、资源,强化支出保障,想尽一切办法兜牢“三保”底线,确保“三保”责任落实到位;要全额保障偿债支出,将地方债务还本付息需求纳入重点支出保障范围,留足财力空间,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本息,避免发生债务偿付风险。二是设法压减非重点支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过紧日子二十条措施和市委、市政府《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切实硬化预算管理十五条措施》,牢固树立“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理念,持续压减一般性支出、取消或避免无效支出;充分考虑财政承受能力,严格执行《政府投资条例》,加强政府投资预算约束;强化项目绩效管理,及时取消或修正无效项目。三是统筹安排政策性支出。要坚决落实直达资金直接惠企利民机制,确保直达资金发挥最大效益;要算好财政收支账,在“三保”、债务等不出问题的前提下,统筹资金用在事关其他民生、社会稳定以及支持和服务企业、支持科技发展、公益事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全方位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蓄势而进,坚决守住地方债务红线。牢牢把握中央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政策红利,千方百计化解地方债务,稳控政府债务风险。一是坚决扛实防风化险政治责任。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决策部署和省市相关工作安排,进一步扛实管控债务规模、规范债务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的责任,定期分析研判风险形势,精准有效做好防风化险工作。二是全力落实偿债化债主体责任。贯彻落实全县一揽子化债方案,及时跟进财政、金融关于支持地方偿债化债政策,探索研究不同渠道偿债化债措施,稳妥化解存量债务。深学细研一揽子增量政策,算好债务账,积极争取新增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限额,全力压降存量隐性债务规模。量力而行开展项目建设,严格控制新增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三是健全地方风险管控长效机制。强化财经纪律刚性约束,围绕防范化解地方重大风险重点任务,完善地方债务、金融等风险领域监督机制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风险防范化解应急机制、追责问责机制和舆情管控机制等,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各位代表,风狂雨急时,立得住,方见脚根。我们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笃定信心,稳中求进,再接再厉做好明年财政工作,助推全县经济持续回稳向好!
名词解释
1.一般公共预算:是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按来源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按级次包括本级支出、上解上级支出、对下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等。
2.政府性基金预算: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对国有资本收益做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对社会保险缴款、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和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社会保险的收支预算。
5.一揽子增量政策:是指国家在2024年下半年推出的多项宏观经济政策,其中包含支持地方化解存量隐性债务、支持房地产止跌回稳、提升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兜实基层“三保”底线、健全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等多项政策。
6.“三公”经费:是指政府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
7.地方政府债务:指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为公益性项目发展举借,需地方政府通过财政资金偿还的债务。
8.地方政府债券:是指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政府(即地方政府)发行的、约定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政府债券,包括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
9.再融资政府债券:是指因此前年份发行的政府债券部分到归还本金阶段,通过发行新的债券用于偿还部分到期地方政府债券本金,即发新债还旧债。
10.新增政府债券:按照《预算法》,经国务院批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预算中必需的建设投资的部分资金,可以在国务院确定的限额内,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举借债务的方式筹措。
11.直达资金:2020年为支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避免资金层层审批,下达耗时,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按照“中央切块、省级细化、备案同意、快速直达”的原则将资金全部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建立的特殊转移支付机制。
12.预备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四十条规定: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应当按照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额的1%—3%设置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
监督索引号53042600800010111
峨山彝族自治县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20250225091048423.doc
峨山彝族自治县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20250225092236087.xlsx
附件1:2025年峨山彝族自治县政府预算公开“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情况说明20250225092257802.doc
附件2:2025年峨山彝族自治县政府预算公开转移支付情况说明20250225092258395.doc
附件3:2025年峨山彝族自治县政府预算公开举借债务情况说明20250225092258317.doc
附件4:2025年峨山彝族自治县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等绩效目标说明20250225092258504.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