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推动非遗文化在基层落地生根、焕发新活力,岔河乡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传承活动,为传统技艺发展凝聚合力,为非遗保护擘画发展蓝图。
花鼓声声进校园
文化传承润童心
“咚咚锵!咚咚锵!”岔河小学的操场上鼓声激越、热闹非凡。岔河乡花鼓舞非遗传承人们正带领岔河小学学生踏着鼓点起舞。 花鼓舞教学过程中,传承人耐心细致地向孩子们讲解花鼓舞的基本动作和表演技巧。从如何正确背鼓、握鼓槌到基本动作的练习,再到复杂的舞蹈动作分解,孩子们认真聆听、用心模仿,逐渐掌握花鼓舞的表演形式。在传承人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手持花鼓,有模有样地学了起来。
此次花鼓舞教学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非遗传承的种子。通过学习花鼓舞,孩子们增强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为岔河乡非遗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非遗进校园不仅是一次文化体验,更是一堂生动的传承课。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始终认为,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文化的扎根与精神的延续。今天的活动,正是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的一次重要实践。”龚梦琼老师表示。
共话非遗发展路
凝聚传承新力量
同时,岔河乡还组织召开了非遗座谈会。会上,宣传委员杨娜对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进行宣讲。杨娜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坚定的文化自信、高度的文化自觉担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乡村振兴添彩赋能。
随后,与会人员围绕岔河乡非遗工作现状展开了深入分析。目前,岔河乡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但在传承过程中也面临着传承人老龄化、年轻一代参与度不高、宣传推广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现状,大家畅所欲言,积极探讨解决方案。
传承人纷纷表示,希望能够加大对非遗文化的宣传力度,通过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岔河乡非遗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加强对年轻传承人的培养,建立健全传承机制,确保非遗文化后继有人。
此次非遗活动的开展,是岔河乡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和座谈会的形式,既让非遗文化在青少年中得到传承,又凝聚了各方力量,为非遗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下一步,岔河乡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加大非遗保护和传承力度,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