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剑护蕾 安全相伴——塔甸镇“法治+安全”双轨护航未成年人暑期安全
发布时间:2025-07-22 18:38 来源:塔甸镇人民政府 打印

蝉鸣渐起,暑期将至。随着孩子们戏水纳凉的身影逐渐增多,青少年溺水事故也进入高风险期”——每一起溺水悲剧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揪心之痛,更是社会共同守护的必答题

为筑牢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安全屏障,塔甸镇紧扣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普法宣传与防溺水安全教育有机融合,既用法治力量为未成年人成长立规矩,更以精准宣教为暑期安全织密网通过集市宣传、校园活动、水库巡查等多元形式,既向家长孩子普及六大保护法律要点,又结合典型案例剖析溺水风险点;既明确监护人责任义务,以法治+安全双轨护航,全力守护每一个少年的你平安度夏。

一、集市宣传:烟火气里织密安全网

为让安全意识真正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塔甸镇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矩阵,让防溺水知识与法治观念飞入寻常百姓家。线下,一支由法律明白人组成的普法宣传队活跃在集市街子天”——这里是村民聚集的烟火主场,也是传递安全知识的黄金阵地;线上,微信公众号同步开设未成年人防溺水教育专栏,发布六不准”“四知道等实用指南,发动教师、村干部、干部职工化身传播员,让安全信息在朋友圈、家长群迅速传播

 图片1.png

 图片2.png

阿姨,天气热了,可千万别让孩子单独去河边、塘坝耍水!您看最近新闻里,好几个孩子都是因为一时贪凉出了事……”活动当天,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上,法律明白人拿着宣传手册,正向来往的村民耐心讲解。普法队员一边指着手册上的真实案例,一边耐心说明:咱们得记好,预防溺水要做到四知道’——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要是看到孩子在危险水域玩,不管认不认识,都得赶紧劝!除了拉家常式的提醒,宣传队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家庭保护条款,向家长明确监护责任”——“法律规定,父母得时刻关注孩子的动向,放任孩子去危险水域,可是要担责的!

要我防我要防,这场集市里的安全课,让远离危险水域的意识扎根每个家庭,更让法律明白人成了群众身边的安全顾问

二、学校开展防溺水演练:沉浸式课堂筑牢生命防线

为让防溺水安全知识从纸上落到行动在学生暑期开始之前,塔甸中心小学以情景模拟+实战演练为抓手,为师生上了一堂能操作、能感知、能记住的防溺水实践课。

图片3.png 

同学们,发现有人溺水时,第一反应不是直接跳下去救,而是大声呼救、寻找工具!活动现场,学校安全专干殷老师以情景问答拉开演练序幕。他结合近期真实案例,详细拆解防溺水五步应对法并逐条讲解一会六不准的核心要求。

图片4.png

理论讲解后,演练进入实战环节这里有人溺水了!随着一名学生模拟呼救,殷老师迅速示范心肺复苏全流程:判断意识与呼吸、清理口腔异物、胸外按压定位、人工呼吸衔接……每一步都边操作边解说,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每分钟100-120次,这是救命的关键节奏!随后,学生代表轮流上台,在殷老师的指导下练习按压手法,尽管动作略显生涩,但个个神情专注。听讲解动手练,从记口诀谈感受,这场沉浸式演练让防溺水知识真正了起来。

动态巡查守防线,织密水域安全网

为织牢防溺水最后一公里防护网,塔甸镇充分发挥基层治理效能,组织7个村委会组建由党员干部、网格员、水库管理员组成的防溺水巡逻队对辖区内水库、池塘、河道等重点水域开展全天候动态巡逻,用脚步丈量安全,用行动筑牢防线。

图片6.png


主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承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4015938

运行维护: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峨山县双江街道桂峰路43号

滇公网安备:53042602000003号

网站标识码:5304260001  备案号:滇ICP备07500970号-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4015938,0877-4017511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