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玉溪市2023年商贸促消费17条工作措施》已经第六届市人民政府第18次常务会议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3年4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玉溪市2023年商贸促消费17条工作措施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基础性作用,促进全市消费回升和潜力释放,结合实际,制定以下措施。
一、促进大宗商品消费
(一)扩大汽车消费。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出台汽车以旧换新、新车购车补贴等支持政策,鼓励汽车经销商和汽车卖场与金融机构、加油站等联合开展金融优惠、购车送油等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全市全年开展不少于5场(次)汽车展会。开展“红塔购车补”活动,由红塔区统筹安排资金,对在红塔区范围内购车的消费者,分档次给予购车补贴。落实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推进公共充电设施优化布局建设,提升公共充电设施服务水平;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促进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及公共机构,原则上全部采购和使用新能源汽车。严格落实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支持二手车自由流通和企业跨区域经营,搞活二手车流通市场。〔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机关事务局、市税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扩大家电家居消费。支持家电家居卖场、电商平台、家电企业、回收企业等广泛开展“以旧换新”、家电家具下乡和智能环保产品补贴等促销活动,全面促进智能家电、绿色环保家居消费。大力推广能效达到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通过绿色产品认证的家电家居产品。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出台政策,支持家电家居企业跨界融合开展多形式促销活动。在红塔区中心城区发放专场家电消费券,打造更多消费增长点。〔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玉溪银保监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扩大油品消费。鼓励成品油龙头企业与金融机构跨界联合促销,在节假日等重点时段期间,通过中油好客、易捷等网络平台,以电子油票方式向消费者发放电子加油券;鼓励成品油销售企业联合车企、家电企业开展购车(物)送加油券活动。〔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税务局、玉溪银保监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加快培育新型消费
(四)发展新零售。促进传统商贸企业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支持大中型百货商店、连锁超市、专卖店等传统零售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抓住重大节假日、消费旺季等时间节点,鼓励各县(市、区)与金融机构联合发放电子消费券,重点支持好“红塔消费券”发放。加快推广无人便利店、智能售货机等“互联网+零售”新业态。〔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五)深化电商与产业融合。巩固提升已建、在建农村电商示范项目建设成果,扩大电子商务与县域产业融合,做强特色产品供应链,发展产地直供、产地仓、云仓等直采直销模式,引导产品流通标准建设,推进产品网货化。大力发展直播电商,持续推进玉溪农产品上热搜、打品牌、提销量。依托澄江旅游电商“青创云品”平台,引导县域优势产品进场销售,扩大旅游人群购物转化率,加大玉溪特色产品线上线下推广销售。〔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六)提质流通新模式。完善县、乡、村电子商务及快递物流服务网络,提升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统仓共配能力,畅通城乡配送渠道,创新流通业态和模式,引导传统商贸流通企业以乡镇为节点下沉供应链,完善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需求稳定增长。〔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供销社、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推进融合商旅文联动消费
(七)促进商旅文融合消费。聚力打造“一地四乡”和健康生活目的地名片,推进优质文化资源开发,丰富特色高品质旅游商品供给。鼓励各县(市、区)对组织游客赴玉的旅行社和旅游景区、旅游业龙头企业进行奖补,鼓励景区给予游客门票优惠,支持景区、酒店、民宿客栈组织各类特色活动吸引游客,打造短途游目的地。〔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八)挖掘节庆消费潜力。围绕传统节日、民族节庆等季节性消费热点和重要节庆时间节点,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开展商旅文融合促消费活动,做特米线文化节、菌交会、芒果节、柑桔节等一批地方性节庆消费品牌,以节兴市,营造浓厚的促消费氛围,吸引外来消费。〔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九)开发老字号资源。优化服务、积极推动“老字号”进驻核心商圈、特色街区,鼓励“老字号”企业开发网络产品、旅游纪念品、伴手礼等文创产品;支持“老字号”建立品牌基地,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形成人文、研学、购物旅游线路。〔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委网信办、市教育体育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做大餐饮消费
(十)开展美食促销。统筹财政、金融资金发放餐饮消费券。支持餐饮企业通过让利促销、推出创新菜品,以及举办“中华美食荟·好味云南”四季美食节、美食大赛、小吃节等活动,提高玉溪菜品的知名度。〔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财政局、玉溪银保监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十一)扩大预制菜消费。支持建设预制菜园区,推动预制菜企业与餐饮企业合作,开展进景区、进学校、进超市活动。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并享受年新增贷款50%省级贴息支持政策。〔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文化和旅游局、玉溪银保监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十二)促进米线消费。围绕玉溪特色米线,开展米线美食节活动,鼓励米线产业区域公用品牌开展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批准和商标注册认证,争取省级50万元、20万元资金奖励。〔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税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五、丰富消费场景
(十三)激励商圈发展。围绕集聚优质消费资源、推动核心商圈错位发展的目标,鼓励各县(市、区)打造“一县一品”商圈地标。加快临岸三千城购物公园建设招商和澄江市引进奥特莱斯步伐,打造新的商业中心。市级财政安排100万元专项支持商圈建设。〔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玉溪银保监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十四)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完善夜间经济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丰富夜间消费场景,加快青花街省级示范步行街区建设。深挖历史底蕴、文化魅力和自然优势,每个县(市、区)至少打造1条集购物、美食、休闲、文化、娱乐、住宿为一体的特色街区,全力构建“一县一街区、一街一特色”的县域消费场景。〔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十五)完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推动便民商业设施进社区,鼓励“一店多能”、“一点多用”,支持便利店通过跨界经营、服务叠加等方式,配齐居民生活基本保障类业态,加快24小时便利店、“深夜食堂”等场景打造,中心城区实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覆盖。〔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六、壮大市场主体
(十六)支持市场主体发展。落实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费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强普惠金融服务,培育引进优质商贸企业落户玉溪市,对符合总部企业标准的落实各类支持政策。对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享受省级一次性不超30万元的资金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玉溪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进行培育,在培育期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给予2万元的市级补助。〔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局、市税务局、玉溪银保监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十七)规范秩序扶优扶强。持续开展“诚信经营”系列活动,不断净化消费环境;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畅通维权渠道,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发挥商贸服务中心作用,鼓励各县(市、区)出台纳限奖励办法,推进商贸领域个转企、企升限,力争2023年全市培育限上商贸企业110户。〔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各县(市、区)、市直有关单位要加强沟通协作,构建部门间、行业间、区域间横向协作、纵向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促消费工作合力。要加大宣传力度,整合各类资源,创新内容方式,推动促消费工作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