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乡镇、建制村“畅返不畅”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乡镇建制村“畅返不畅”整治工作的通知》(交办规划函〔2018〕115号)要求,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思想,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要求,扎实推进新时代“四好农村路”向高质量发展,聚焦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问题,进一步提升已通畅乡镇、建制村路况质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加安全畅通的交通保障。
二、目标和要求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重型运输车辆日益增多,已通畅的乡镇和建制村公路出现“畅返不畅”、“油返砂”现象,降低了农村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直接影响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兜底性目标,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积极开展乡镇和建制村“畅返不畅”整治工作,必须不折不扣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绝不允许因农村交通问题而影响脱贫目标的实现。
三、工作安排
本次整治工作是交通运输部专项工程,责任主体在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整治资金,县级交通运输局是具体责任单位,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州市交通运输局(公路管理机构)负责指导、监督“畅返不畅”整治工作,同时做好相关统计工作;省公路局在省交通运输厅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整治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工作。
全省乡镇和建制村“畅返不畅”整治里程共8849.864公里,涉及15个州市、93个县、180个乡镇、913个建制村。按照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分两个阶段组织实施,分解成2018年、2019年工作任务。
(一)部署准备阶段
2018年4月30日前,各州、市交通运输局应根据本实施方案的要求,明确和分解工作目标任务,划分具体责任到人,建立工作机制,建好台账,梳理清单,逐一销号。
(二)整治阶段
到2018年12月31日,保山市昌宁县、施甸县,楚雄州大姚县、南华县、双柏县、永仁县,大理州弥渡县、漾濞县、永平县,德宏州盈江县,迪庆州德钦县,昆明市禄劝县,丽江市永胜县,临沧市凤庆县、临翔区、永德县、镇康县,普洱市景东县、景谷县,曲靖市富源县,文山州文山市、西畴县、砚山县,昭通市鲁甸县、威信县、盐津县共26个脱贫摘帽县,必须完成整治工作。
另外,保山市腾冲县,大理州宾川县、大理市,德宏州芒市,红河州弥勒市、元阳县,昆明市石林县,丽江市古城区,普洱市宁洱县、思茅区,曲靖市陆良县、马龙县、麒麟区,玉溪市峨山县、红塔区、华宁县,昭通市水富县共17个县,在2018年内也要完成整治工作。
到2019年12月31日,保山市龙陵县、隆阳区,大理州剑川县、云龙县,德宏州梁河县,迪庆州维西县,红河州金平县,丽江市宁蒗县、临沧市沧源县,怒江州福贡县、贡山县、兰坪县、泸水县,普洱市江城县、澜沧县、墨江县,曲靖市会泽县、罗平县,文山州广南县、麻栗坡县、丘北县,昭通市大关县、巧家县、彝良县、永善县、昭阳区、镇雄县共27个脱贫摘帽县,必须完成整治工作。
另外,楚雄州楚雄市、禄丰县、牟定县、元谋县,大理州洱源县、鹤庆县、巍山县、祥云县,昆明市寻甸县、宜良县,丽江市华坪县、玉龙县,临沧市双江县、云县,普洱市西盟县、镇沅县,曲靖市宣威市、沾益县,文山州富宁县,玉溪市江川区、通海县、新平县、元江县共23个县,在2019年内也要完成整治工作。
四、保障措施及方法
(一)加强组织保障。各州、市交通运输局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详细工作计划,明确责任单位、分工和目标任务,推进整治工作按计划实施;县级交通运输局要在县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多渠道筹集整治资金,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抓好工作落实;省公路局加强指导,并在养护大中修计划安排上给予优先考虑。
(二)加强督促检查。省级检查每半年1次,州、市级检查每季度1次,各级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进行专项检查。检查中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对解决问题不及时、不到位的单位或个人,由上级主管部门责令整改,并予以通报。
(三)加强信息报送。建立省、州(市)、县(市、区)三级信息报送机制,按照不同任务阶段,及时、准确地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工作进展情况。
(四)强化项目管理。整治工程严格按照公路工程建设基本程序及相关养护工程管理办法组织实施。加强对设计审批、招投标、施工许可、安全、合同、质量、资金、工程进度、档案、工程验收等环节的管理,认真落实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制度,抓好工程质量,确保整治工作实效。
(五)鼓励技术创新,树立循环发展理念。结合“畅返不畅”整治工作实际,研究推广适合农村公路特点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科技应用保证质量,提高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