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对峨山县政协第十届四次会议第22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5-07-01 11:14 来源:峨山县教育体育局 打印

峨山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对峨山县政协第十届

四次会议第22号提案答复的函

 

普鹏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建议的提案》,已交由我们研究处理,现答复如下:

峨山县教育体育局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峨山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域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施方案(2024—2025)》各项工作。近年来,全县10所学校被认定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13所学校被认定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6所学校被认定为县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峨山职中被认定为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双江小学被认定为玉溪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基地。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县教育体育局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学校”工作放在教育体育系统工作大局中来谋划和推动,为推进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学校”工作,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学校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学校”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峨山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学校”工作方案》(峨教体联发〔2024〕5号),为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育能力

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纳入师资培训计划,实现对教职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全覆盖。通过邀请专家讲座、举办培训班、“万名党员进党校”,组织参加玉溪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校园专题培训,举办峨山县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优秀教学教案课件评选比赛等形式,对全县中小学教师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专题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学水平,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日常教育工作中来抓细抓实,持续推动全县教育体育系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三、融入课程教学,丰富教育载体

(一)开齐开足课程。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将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相关课程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同时,充分挖掘各学科教材中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二)开展主题活动。各中小学校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开学第一课等,广泛开展“同唱一首歌 同为一家人”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主题活动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情怀,提升了大家身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三)建设校园文化。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校园环境布置、校园文化活动中。各学校通过设置民族文化长廊、张贴民族团结宣传标语、展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等方式,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教育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加强实践教育,增进民族交融

(一)组织研学实践。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文化和伟大成就。

(二)加强民族地区学校建设,促进峨山教育高质量发展。县教育体育局始终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摆在创建活动的首位,通过实施集团化办学、区域合作办学、“九年一贯制”改革、学区制建设以及城乡帮扶模式等一系列措施,实现民族交融,共同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增进各民族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三)实施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计划,促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坚定不移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控辍保学,实施学生资助项目全覆盖,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实现各民族学生混班教学、混合宿舍、共同用餐,营造团结友爱的校园氛围。

在此,感谢您对峨山教育的关心,希望您今后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峨山教育的发展。


 峨山县教育体育局  

                                     2025年6月16日   

 

 

主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承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4015938

运行维护: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峨山县双江街道桂峰路43号

滇公网安备:53042602000003号

网站标识码:5304260001  备案号:滇ICP备07500970号-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4015938,0877-4017511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