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这样的传闻吗?“冬天食用草乌,可以强筋健骨,一年之内都不会感冒”,“吃了草乌,冬天不怕冷,手脚都是热乎乎的”,“草乌、附片只要煮的好就不会中毒”。关于草乌、附片的传言太多太多,这些说法自然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但云南很多地方一到冬天就有用猪脚、大鹅等来炖煮草乌或附片的习惯,认为食用草乌和附片是“大补”的,导致死亡事件年年都有发生。
一、草乌到底是什么?
草乌,又名断肠草。为双子叶植物纲毛茛科植物乌头(野生种)、北乌头或其他多种同属植物的俗名。据云南省疾控中心专家介绍,含乌头碱类植物如草乌、附片等均含乌头类生物碱,对心脏毒性大,用量过大可导致心肌麻痹而死亡,普通加工方法难以破坏其毒性,我省民间常在秋冬季节煮食草乌、附片导致中毒,或误饮其泡酒而引发中毒。
乌头属植物的主根名乌头,附生子根名附子,不生稚根的主根名天雄,均可入药。主要毒性成分为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可致人体皮肤粘膜感觉神经末梢麻痹,中枢神经先兴奋后抑制。还可直接刺激心肌和抑制窦房结,引起心律失常。
二、中毒症状有哪些?
中毒症状一般在服食后半小时至两小时之间出现,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毒性、心脏毒性和消化道毒性等,其中损害心脏是乌头属中毒最重要、最多见的危险因素。
中毒症状有全身发麻,胃内强烈烧灼感,逐渐出现瘫痪,颜面及四肢痉挛,言语困难,视力、听力下降等,严重者可因心律失常和呼吸抑制而死亡。
三、为什么食用草乌、附片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草乌、附片属于毒性中药材,其主要活性成分乌头碱属于剧毒类。纯乌头碱0.2mg即可使人中毒,2~4mg即可导致死亡。《中国药典》记载,草乌一般炮制后用,因为炖煮等普通的加热方式很难破坏其毒性,且生品不宜内服。生活中,很多人却直接煮食新鲜草乌,炖煮过程多凭经验、凭感觉,且出于“进补”的心理,往往会多吃一点,进食量远远超过药典规定用量,极易出现严重的中毒反应。有的地方还有生草乌泡酒外用的民间偏方,因未做明显标识,误当做普通泡酒饮用,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四、那该如何预防草乌、附片中毒?
我们作为自己生命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做到不邀约、不参与、不擅自加工含有草乌、附片等毒性中药材的食物和泡酒。若不慎食用了含有草乌、附片等毒性中药材为原料的食品,出现口舌麻木、恶心呕吐、心悸胸闷等中毒症状,应当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采取简易方式催吐,尽早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或前往附近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