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峨山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
一、2020年城乡居民生活状况特点分析
(一)居民收入平稳增长。2020年,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68元,同比增长5.7%,绝对值全市排名第6位、增速全市排名第2位。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441元,同比增长3.7%,绝对值全市排名第3位、增速全市排名第2位,增速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高于全市0.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41元,同比增长7.2%,绝对值全市排名第8位、增速全市排名第4位,增速低于全省0.7个百分点、高于全市0.1个百分点。
(二)城乡收入差距缩小。2020年,全县完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441元,同比增长3.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41元,同比增长7.2%;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3.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75,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呈现出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的特点。
(三)消费水平稳步提高。2020年,全县完成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963元,同比增长14.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621元,同比增长1.5%;从绝对值上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高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342元;从增速上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快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居民。
二、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分析
2020年,全县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较上年同期(城镇:8.1%、农村:10.4%)有所下降,但总体呈平稳增长的发展态势,与全县经济运行相辅相成,主要表现为:一是与总体经济发展相当。2020年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7%,比生产总值增速(1.6%)高4.1个百分点、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4%)高2.3个百分点、比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3.3%)高2.2个百分点,居民收入水平与全县经济发展水平整体相当。二是略低于存贷款增速。2020年全县住户存款同比增长7%、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9.9%,高于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5.7%)1.3和14.2个百分点。
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峨山县老旧小区一、二期改造建设、玉溪大化产业园区化念片区综合开发项目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项目的开工建设,有力地支撑了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带来更多就业机会;二是随着菜豌豆、西红柿、青玉米、烤烟等产业规模扩大,用工需求增加,给城乡居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拉动了工资性收入的增长。三是科学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绿色食品牌”,高原特色农业稳步发展,强农惠农政策有效落实,农业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产业扶贫工作深入推进。加之畜牧产品生猪等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畜牧业生产收入比往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四是城乡居民投资理财观念增强,居民的利息、红利、房屋出租,土地流转等收入有所增加,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力度的举措带动了农村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拉动城乡居民财产净收入增长。五是退休金、养老金逐年上调、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强农惠农资金兑付到位以及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水平不断完善,合力推动人均转移净收入呈现增收。六是行政事业单位正常晋升工资。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经济模式单一,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就业渠道窄。外出务工人员就业范围主要是传统的建筑、批零住餐等传统行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现代服务业企业较少,极大地制约了外出务工人员收入的增加。
二是缺乏常规持续有效的工资增长机制,增资因素拉动居民收入增长不明显。现阶段,工资性收入中,大部分居民以打零工为主,在劳资双方没有建立常规有效的工资增长机制前提下,对于工资增长的信心不足。
三是样本轮换存在不可预见性。由于进行了第二轮转组的样本轮换,样本的代表性或多或少会有所差异,这就会导致与上年同期数比较时可比性减弱。
四、措施建议
(一)稳岗就业保工资。目前国内外疫情还不稳定,全力保障居民就业,促进居民稳定增收是关键。要推动稳岗稳就业政策落地,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减轻企业社会保险负担,扶持企业稳定发展;提高就业人员综合竞争力,从而提升全社会就业水平。
(二)助推个体促经营。我县城镇经营净收入大部分来自于餐饮、批发零售、美容美发等个体经营、小摊小贩等,要继续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出台帮扶措施,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帮扶力度,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三)提振消费促增收。今年以来,在各项促消费政策刺激下,居民消费需求逐步复苏。但居民消费需求仍未完全释放,要激发消费需求,加快消费回补和潜力挖掘,培育新型消费热点和消费形式,比如培育网络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