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彝族自治县地处滇中,是新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云南省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全县总面积1972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6%,属高原地貌,素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的美誉。近年来,峨山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强县、创新兴县、开放活县、共享和县”五大发展战略,倾力建设全省民族自治经济强县,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峨山县与全省2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经济差异对比
(一)经济规模差异对比
1.生产总值排位中上。2017年峨山县实现生产总值78.17亿元,排名第8位(与上年持平),高于全省2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平均总量(58.71亿元)19.46亿元,比第一名新平县(139.68亿元)少61.51亿元,比最后一名贡山县(12.64亿元)多65.53亿元,比我县前一名元江县(81.55亿元)少3.38亿元,比我县后一名澜沧县(72.50亿元)多5.67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1.86亿元,排名第15位(比上年后退1位),低于全省2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平均总量(14.44亿元)2.58亿元,比第一名耿马县(30.54亿元)少18.68亿元,比最后一名贡山县(2.52亿元)多9.34亿元,比我县前一名金平县(11.92亿元)少0.06亿元,比我县后一名宁洱县(11.61亿元)多0.25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0.14亿元,排名第3位(与上年持平),高于全省2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平均总量(19.73亿元)10.41亿元,比第一名新平县(53.92亿元)少23.78亿元,比最后一名贡山县(2.80亿元)多27.34亿元,比我县前一名景谷县(39.50亿元)少9.36亿元,比我县后一名澜沧县(28.22亿元)多1.92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6.17亿元,排名第6位(与上年持平),高于全省2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平均总量(24.54亿元)11.63亿元,比第一名新平县(65.46亿元)少29.29亿元,比最后一名贡山县(7.32亿元)多28.85亿元,比我县前一名寻甸县(39.92亿元)少3.75亿元,比我县后一名景谷县(31.22亿元)多4.95亿元。
2.固定资产投资排位中上。2017年峨山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5.51亿元,排名第10位(与上年持平),高于全省2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平均总量(77.98亿元)17.53亿元,比第一名石林县(159.30亿元)少63.79亿元,比最后一名贡山县(12.04亿元)多83.47亿元,比我县前一名元江县(96.94亿元)少1.43亿元,比我县后一名河口县(81.68亿元)多13.83亿元。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位中上。2017年峨山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9亿元,排名第11位(与上年持平),高于全省2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平均总量(16.40亿元)1.29亿元,比第一名石林县(45.22亿元)少27.53亿元,比最后一名贡山县(3.06亿元)多14.63亿元,比我县前一名景东县(17.87亿元)少0.18亿元,比我县后一名南涧县(16.83亿元)多0.86亿元。
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前列。2017年峨山县完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26元,排名第2位(与上年持平),高于全省2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平均总量(27818元)7108元,比第一名石林县(37556元)少2630元,比最后一名宁蒗县(21156元)多13770元,比我县后一名新平县(34717元)多209元。
5.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前列。2017年峨山县完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7元,排名第3位(与上年持平),高于全省2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平均总量(9351元)2586元,比第一名石林县(13588元)少1651元,比最后一名贡山县(5698元)多6239元,比我县前一名新平县(12259元)少322元,比我县后一名元江县(11706元)多231元。
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位中上。2017年峨山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3亿元,排名第10位(与上年持平),高于全省2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平均总量(3.81亿元)0.52亿元,比第一名新平县(12.67亿元)少8.34亿元,比最后一名贡山县(0.75亿元)多3.58亿元,比我县前一名景东县(4.73亿元)少0.40亿元,比我县后一名兰坪县(4.00亿元)多0.33亿元。
7.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排位靠后。2017年峨山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52亿元,排名第24位(与上年持平),低于全省2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平均总量(23.12亿元)7.60亿元,比第一名澜沧县(45.10亿元)少29.58亿元,比最后一名贡山县(11.96亿元)多3.56亿元,比我县前一名河口县(16.39亿元)少0.87亿元,比我县后一名江城县(15.46亿元)多0.06亿元。
(二)发展速度差异对比
1.生产总值位居前列。2017年峨山县生产总值增长12.6%,排名第3位(与上年持平),比第一名河口县(21.5%)低8.9个百分点,比最后一名寻甸县(7.0%)高5.6个百分点,比我县前一名元江县(13.5%)低0.9个百分点,比我县后一名新平县(12.5%)高0.1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5%,排名第6位(与上年持平),比第一名禄劝县(7.1%)低0.6个百分点,比最后一名贡山县、兰坪县(5.4%)高1.1个百分点,比我县前一名新平县、元江县(6.7%)低0.2个百分点,比我县后一名镇沅县、江城县、孟连县(6.4%)高0.1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5.0%,排名第9位(比上年前进3位),比第一名元江县(21.5%)低6.5个百分点,比最后一名禄劝县(1.1%)高13.9个百分点,比我县前一名金平县(16.1%)低1.1个百分点,比我县后一名澜沧县(14.7%)高0.3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2.4%,排名第7位(比上年后退1位),比第一名河口县(29.1%)低16.7个百分点,比最后一名维西县(4.9%)高7.5个百分点,比我县前一名耿马县(12.9%)低0.5个百分点,比我县后一名双江县(12.3%)高0.1个百分点。
2.固定资产投资排位靠前。2017年峨山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6%,排名第7位(比上年后退1位),比第一名景东县(40.8%)低9.2个百分点,比最后一名禄劝县(-10.2%)高41.8个百分点,比我县前一名元江县(32.8%)低1.2个百分点,比我县后一名澜沧县(30.7%)高0.9个百分点。
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位中上。2017年峨山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6%,排名第13位(比上年前进4位),比第一名兰坪县(9.8%)低1.2个百分点,比最后一名景谷县(8.0%)高0.6个百分点,比我县前一名寻甸县、江城县、双江县、屏边县(8.7%)低0.1个百分点,比我县后一名新平县、宁蒗县、宁洱县(8.5%)高0.1个百分点。
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位中下。2017年峨山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3%,排名第23位(与上年持平),比第一名贡山县(11.5%)低2.2个百分点,比最后一名南涧县(8.6%)高0.7个百分点,比我县前一名西盟县、河口县、维西县(9.4%)低0.1个百分点,比我县后一名石林县、新平县、江城县(8.5%)高0.1个百分点。
二、峨山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经济总量相对较小,与周边民族县相比还有差距。从排名上看,2017年我县生产总值完成78.17亿元,排名第8位,处于中上水平,但与我县距离相近、位置相近的周边民族县相比,峨山经济总量却是最小的,还存在一定差距。例如,仅是新平县(139.68亿元)的55.9%,比禄劝县(91.19亿元)少13.02亿元,比寻甸县(89.89亿元)少11.72亿元,比石林县(85.96亿元)少7.79亿元,比元江县(81.55亿元)少3.38亿元。
(二)工业发展转型升级缓慢。一是工业支撑结构单一,新兴产业培育缓慢,仍旧依靠矿电、建材、农产品加工等传统行业支撑,新兴增量挖掘困难。二是企业投资意愿不强,工业项目投资较少、开工不足、推进难度大,难于形成有效的经济增量。
(三)投资结构不优,增长支撑不合理。2017年我县固定资产增长31.6%,实现高位增长,但也要客观地认识到,17年以来,全县工业、商贸等重点行业投资持续下滑,工业投资、民间投资占比仅为22.2%和16.3%,同比分别下降了7.6和4.3个百分点,拉动投资高速增长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有投资,投资增长支撑过度依赖于政府工程,投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对峨山经济健康较快发展的建议
(一)加快产业转型,增强经济发展动力。紧紧围绕推进“两型三化”、打好“三张牌”的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发展。农业上,抓住打好“绿色食品”牌的政策机遇,大力发展温带水果、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做好“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确保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工业上,要稳矿促非矿,继续加大矿冶工业转型升级支持力度,全力做好玉昆钢铁转型升级产能置换项目的承接。要谋划梳理年内有望投产的工业项目清单,加快建设进度时序,促进尽快投产。加大调研帮扶和协调工作力度,定期对全县25户规上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进行监测,协调有困难的企业争取省、市风险补偿贷款,力促效益提升。要做好规上企业纳规入统工作,进一步挖掘新增产能,力争规模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服务业上,要大力实施服务经济倍增计划,打好“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全力推进彝人谷万亩茶山竹海景区提升和嶍峨古镇省级特色小镇建设,招商引资推进温泉康养小镇等节点打造。依托“一部手机游云南”,加快我县文化旅游产业提档升级,促进文化旅游与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确保第三产业健康较快增长。
(二)狠抓项目推进,保持投资较快增长。投资是稳增长的“发动机”、 促转型的“助推器”。上项目、增投资仍然是我县经济工作的中心和重心,有项目才有固定资产投资,稳增长才会有坚实支撑,全县上下要继续把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摆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全力以赴上项目、抓投资。一是狠抓项目推进。紧紧围绕计划安排的重点项目,按照项目“倒逼推进”时间表和工作路线图,抓好玉磨铁路、玉楚高速公路、大化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筇川水库和曲江峨山段治理以及嶍峨古镇等一批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二是狠抓产业投资。在力促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的同时,要结合峨山产业发展要求和实际,着力提升民间投资、工业投资、服务业投资占比,加快活达木业、绿水亲山、兴达铝业等一批项目建设。三是立足招大引强。全力推动招商项目尽快落地开工,重点对接服务投资212亿元的玉昆钢铁转型升级产能置换项目,力争尽快签订投资协议,早日完成公司设立和项目备案,服务企业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
(三)积极扩大消费,提升内外贸易水平。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加快消费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力度,提高消费和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是多措并举促消费。继续实施餐饮业提档升级行动,加快特色餐饮街区、特色商业区、集贸市场建设。扎实抓好国家电子商务试点县项目申报工作,加快推动一批电子商务项目落地。二是全力以赴稳外贸。以打造“绿色食品牌”为契机,用活用足上级扶持政策,支持我县农产品收购、加工、出口便利化,加快推进外贸综合服务、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兴贸易业态发展,不断扩大农产品出口。同时,做好出口退税等工作,减少企业资金占压,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三是加快物流园区建设。搞活流通是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切入点,要加快重点抓好大化园区罗里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工作。(峨山县统计局 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