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县属有关单位:
为确保2023年烤烟生产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加快推进烟草农业现代化。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抓好2023年烤烟生产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烟草农业现代化为引领,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深化烟叶原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融入烟区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动“稳烟区、稳烟田、稳烟农、稳收益”长效机制落地,推进粮烟协同发展,加快发展方式提档升级,持续提升优质烟叶稳产保供能力,助推烟叶高质量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稳定增长,助力乡村振兴。
二、目标任务
全县计划种植烤烟面积7.088万亩,收购烟叶20万担,其中国内计划19.1万担、出口备货0.9万担,力争实现烟农售烟收入3.5亿元以上、烟叶税7700万元以上。
三、工作措施
(一)持续提升稳产保供能力。抓实生产布局优化,全面落实“严禁在规划区外种烟、严禁在氯离子超标的田块种烟”布局要求,围绕“田烟连片不低于100亩、地烟不低于50亩”,重点抓好集中连片规划、合同差异化分解、面积精准核实,保障烤烟面积栽足栽实,筑牢总量保障基础。抓实科技措施落地,增强节令意识,围绕“5月10日前完成移栽、9月10日前完成采摘、10月10日前完成收购”的最佳节令节点,统筹好烟叶生产进度,制定并落实好个性化技术推广方案及差异化配套扶持政策,推动整体生产水平和烟叶单产水平稳步提升。
(二)全面提升烤烟品种纯度。加大烟叶收购价格上涨5%、K326品种继续保持5%价外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对于种植非规定品种的烟农一律不予签订合同、调整已签合同、取消各类补贴,引导烟农算好经济账,增强不育、不购、不栽非规烟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严格落实县级下达的品种计划,优化品种布局,严把供种、育苗、移栽、验收、收购等重要关口,确保栽纯、收纯,维护好峨山优质烟叶品牌形象。
(三)加快生产方式提档升级。以推进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为统领,加快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坚持农田、农机、农艺、农服四位一体推进,全面提升农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及作业效率,助力烟叶生产减工降本增效。全面推广烟叶数字化,抓实全省数字烟区、“香叶智农”、“烟叶生产动态管理平台”推广应用,积极做好全国统一烟叶生产经营管理平台试点工作,加大“玉叶分级”服务平台推广应用,以数字化赋能烟叶生产管理,加速推进质量和效率变革。加大绿色化生产推广力度,重点抓好以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波尔多液统防、“四虫一剂”、鲜烟叶农残快检等为重点的绿色技术和以残膜污染治理、农药包装物回收、新能源烘烤等为重点的清洁生产措施推广落地,高标准、高质量推动380座“以补代建”电能烤房的建设及补贴政策落实,改善、保护烟区生态环境。大力培育适度规模种植主体,以“361”适度规模种植主体为导向,大力培育30—50亩规模的新型种烟主体及80后、90后烟农队伍,推动稳烟区、稳烟田、稳烟农长效机制落地。
(四)高位推动粮烟协同发展。加快构建烟区轮作制度,因地制宜建立烟叶与主粮、油料、杂粮及蔬菜的耕作制度,推动“以烟稳粮、以烟促粮、烟粮轮作、一体发展”工作目标落地,切实保障全县粮食安全和烟叶基础稳固,打造粮烟协同发展的典范。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围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6+N”产业体系,积极开展宜烟轮作特色作物种植及订单化生产,提升基本烟田的综合产出能力和综合效益;加大育苗大棚、烤房、农机等设施的综合利用探索力度,推动多元产业增收,打造依托产业兴旺实现烟区乡村振兴的典型。
(五)持续增强创新发展动能。抓好“156”示范工程的全面提升,运用好“156”示范专项扶持政策,加大组织模式、生产方式及管理模式的探索创新力度,加快推动“五项重塑工程”和“六化”工作指标落地。加大收购模式创新推广力度,全面推行“村组场所定点分级+集中运输+烟农代表交烟”模式,让烟农在家门口实现轻松交烟;扩大直收直调和框栏运输推广面,以收购模式重塑,推动烟叶收购组织化、规范化、精准化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六)打造烟草现代农业基地。以打造“万担乡、千亩村”为抓手,集聚优势产能,构建完善土地长期稳定流转机制,推进集中连片流转、集中连片种植,引导农户发展30—50亩适度规模经营,为烤烟规模种植、连片服务、降本增效、基地建设创造条件。把种烟规模50—200亩左右的小型基地作为县级基地来建设,把种烟规模200—500亩左右的中型基地作为市级基地来建设,力争把种烟规模500亩以上大型基地建设成为省级基地。
(七)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在建烟区基础设施项目工程进度、项目监管和资金拨付,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配套资金到位,以高标准烟田建设为重点,认真做好2024年项目工程规划、申报。全面落实已建烟区基础设施管护责任,探索闲置设施、农机、设备的调剂使用及综合利用,保障烟区、烟农广受益、长受益。加快新街河水库项目建设。
(八)提升雪茄烟叶开发水平。围绕红河谷绿汁江一线优化雪茄烟叶种植布局,全力抓好大龙潭乡雪茄烟晾制中心15座晾晒房建设。抓好120亩雪茄烟叶开发的示范推广工作,持续完善雪茄烟叶技术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延伸产业链、供应链,全面提升峨山优质雪茄烟叶规模化开发水平。
四、政策保障
(一)烤烟收购政策
2023年烤烟收购价格总水平上调5%左右,K326品种售后补贴最高不超过收购价格的5%,按实际合同收购量进行补贴。
(二)市本级财政预算扶持政策
县乡村组烤烟生产组织奖励经费(2000万元)。按烟叶实际收购量,奖励村8元/担、组4元/担用于奖励村组干部(不含派驻国家公职人员)。 “千分制”综合考评结果得分950分以上的全奖,低于950分每分每担扣0.10元。
(三)烟草工业扶持政策
1.云产卷烟高端特色烟叶开发区域种植补贴。全县实施2个项目区、2万亩(小街街道、甸中镇1个,1万亩,其中小街街道3333.3亩、甸中镇6666.7亩;塔甸镇、富良棚乡1个,1万亩,其中塔甸镇6000亩、富良棚乡4000亩),种植品种为K326,塔甸镇、富良棚乡项目区补贴1000元/亩,小街、甸中项目区按照上年度考核结果差额补贴,两个项目区补贴中均含保险保费100元/亩,其余以现金和生产物资方式补贴烟农。每个项目安排工作协作经费30万元。
2.其它区域K326种植补贴。2023年其他区域种植K326面积合计3.188万亩,在合同种植面积内按实际验收面积直补烟农50元/亩。在移栽后25日左右,以烟站为主、村组配合逐户验收,县烟草分公司进行核实并将验收结果上报市级兑现补贴资金。
3.特色品种KRK26种植补贴。实施0.34万亩,在合同种植面积内按实际验收面积补贴150元/亩,其中以现金和生产物资方式补贴烟农50元/亩、“两黑病”保险保费100元/亩。在移栽后25日左右,以烟站为主、村组配合逐户验收,县烟草分公司进行核实并将验收结果上报市级兑现补贴资金。
4.特色品种NC297种植补贴。实施1.2万亩,在合同种植面积内按实际验收面积直补烟农50元/亩。在移栽后25日左右,以烟站为主、村组配合逐户验收,县烟草分公司进行核实并将验收结果上报市级兑现补贴资金。
5.新建电能烤房补助。新建电能烤房380座,补助标准10000元/座,2023年补贴座数以市级最终分配额为准,剩余座数纳入政策逐年补助。
(四)烟草商业扶持政策
2023年度产前投入分为大面产前投入和单列产前投入。烤烟大面产前投入总体标准为150元/担,主要用于烟用化肥、专业化服务、重点技术推广等项目补贴。单列产前投入为K326品种收购价内补贴、“以补代建”电能烤房商品化烘烤服务、“三虫一剂”推广、省级“156”示范工程投入,其中:K326品种按照不超过合同收购金额的5%进行补贴;“以补代建”电能烤房商品化烘烤服务投入补贴标准不超过3.3元/公斤干烟叶;“三虫一剂”推广投入补贴标准捕食螨不超过4元/亩、烟草内源抗病毒制剂不超过40元/亩、夜蛾黑卵蜂不超过12元/亩、叉角厉蝽不超过25元/亩;“156”示范工程投入补贴标准不超过50元/担。
五、工作要求
(一)全面推进烟草农业现代化。坚定烟草产业支柱地位不动摇,立足全县“三农”工作大局、乡村振兴全局,在重农抓粮大格局中完善“以烟稳粮、以烟促粮”协同发展长效机制,以改革创新精神补短板、强弱项、固基础、扬优势,加快构建现代烟草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实现峨山烟区更稳、烟叶更优、烟农更富。
(二)加强烤烟生产的组织领导。要加强对烤烟生产的组织领导,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协同抓,形成工作合力。全面对照年度目标任务,做到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落细落实烟叶生产工作任务。要扛牢压实工作责任,层层承担责任、层层压实责任,层层承担压力、层层传导压力,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确保组织领导到位、责任明确到位、工作落实到位。
(三)加快落实烤烟生产扶持政策。各有关单位要确保上级下达的烤烟生产扶持资金及时足额兑付,充分发挥扶持政策对稳产业、促发展的推动作用。强化资金规范管理使用,严格执行逐级考核验收、差异化兑现扶持资金和奖励。强化资金跟踪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坚决杜绝拉用、拖欠扶持资金。
2023年4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