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县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成员单位:
为切实做好全县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有效预防和处置森林草原火灾,防范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森林草原资源安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切实扛牢责任
各乡镇(街道)、县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成员单位要严格落实党政领导责任、属地管理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经营单位主体责任,结合落实“林长制”和包保责任,划片包干,把防火责任落实到具体林区,落实到个人,健全森林草原防灭火责任体系。要加强网格化管控,严格落实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一线管控责任,学习借鉴“六化十有五到位”工作机制,把基层干部、护林员、网格员调动起来,严格检查,严防死守,把压力传导到基层末梢,把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
指挥部成员单位要各负其责、密切协同,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林草部门要统筹做好火灾预防、日常巡护检查和火情处理等各项工作。应急部门要指导森林草原火灾防控、协调火灾扑救等工作。民政部门要加强文明祭祀宣传,引导规范公墓、殡仪馆及野外祭扫等用火行为。各乡镇(街道)、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履行好相关责任,对进入林区活动的单位和个人,要按照“谁批准、谁监管”、“在谁地、谁负责”的原则,做到入林先教育,过程全监督。要及时签订防火责任书,加大巡查巡护力度,确保火源管控责任明、效果好。
二、加大宣传力度
各乡镇(街道)、县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成员单位要以“大宣传”为抓手,着力提升全民防火意识,坚持群防群治,线上线下同步发力。要充分发挥“两微一端”、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影响力大、传播性强、权威性高的优势,与宣传车、宣传栏(牌)、应急广播等大众化宣传手段有机结合,通过粘贴宣传标语、发送手机短信、编排文艺作品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深入宣传严禁违规野外用火的有关规定。要大力推进宣传教育“七进”活动,将各级下发的防火令、禁火令及时张贴到防火检查卡点和林区所有进山入口。森林防火户主通知书发送到每家每户,使林区群众、施工人员牢记“五个禁止”规定。同时,开展“以案说法,以案释法”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防火氛围,提升群众法治观念,构筑全民防火思想防线。
三、强化火源管控
各乡镇(街道)要按照各级防火令要求,严格落实森林防灭火野外火源管控责任,严格实行生产性野外用火审批制度和具体审批要求。禁止携带火种及易燃易爆物品进入禁火区;禁止在禁火区内吸烟、野炊、烤火、玩火;禁止在禁火区内未经批准擅自炼山、焚烧疫木、烧电焊等动火作业;禁止在禁火区内烧荒、烧稻草,烧田埂草、烧草木灰等;禁止在禁火区内上坟点蜡烛、焚香烧纸、燃放烟花爆竹、放孔明灯。防火期内要强化野外用火管控,特别是近山面山区域,要做到见烟就查、用火就罚。所有农事用火实行审批制,未按规定执行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在高火险等级时段和重要敏感时期,护林员全天在岗在位,加大巡山护林频次,在主要进山入口设立卡点,严查进山人员,对所有进山人员严格登记,收缴一切火种,坚决把火源堵在山下林外。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要落实65岁以上老人和“五类人员”的监管责任,明确包保责任人,严密监护,防止失火引发森林火灾。
四、加大查处力度
各乡镇(街道)要深入开展野外火源治理和违规用火查处专项行动,组织人员到林区重点部位巡逻检查,对违反规定在野外违规用火的,要坚决依法从重处罚,对引发森林火灾构成犯罪的,要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要健全完善野外用火举报奖励机制,营造群防群治的浓厚氛围。公安、林草等部门要加大对违法违规用火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格执法,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以严格执法的高压态势,防范和遏制森林火灾发生。
五、科学开展烧除
各乡镇(街道)要科学组织计划烧除工作,严格按照《云南省森林防火计划烧除规程》执行,坚决纠正“多烧除,防火压力小”的急躁心理。要结合实际,制定计划烧除工作方案,确保方案的可操作性。严禁将计划烧除工作层层下放,必须由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统一组织护林人员和扑火专业队伍进行,县林草局和县应急局要派人到现场进行督导,确保计划烧除工作安全有序进行。计划烧除前要组织好培训工作,不得组织无经验人员实施,确保当天火当天灭,并且要对余火要安排专人清理。严禁大规模、多村组同时开展计划烧除工作。
各乡镇(街道)于12月15日前将本辖区计划烧除方案报县联合值班值守办公室(县林草局防火办),在计划烧除工作开展前2天,将计划烧除的具体位置、时间、人员组织情况报县联合值班值守办公室(县林草局防火办)研判,经同意后方可开展计划烧除工作。
六、严格值班值守
各乡镇(街道)要认真分析研判现有防火检查卡点设置的必要性及作用发挥情况,于12月10日前将需要调整的防火检查卡点报县联合值班值守办公室(县林草局防火办)。同时,对各防火检查卡点要严格按照市林草局下发的“九个一”清单、“七步工作法”开展工作,加强对上岗情况的日常抽查检查。要建立县、乡、村、组四级应急值班制度,排出应急值班表,乡、村两级值班表于12月12日前报县联合值班值守办公室(县林草局防火办)。要强化技防工作,采取“无人机+摩托车”模式,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加大巡护密度,并按照要求上传巡护情况,确保巡护全覆盖、无死角。全县所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要全员待命,半专业队伍要合理安排值班人员,12月15日前将值班表上报县联合值班值守办公室(县林草局防火办)。
七、强化应急准备
各乡镇(街道)、县应急局、县林草局、县消防救援大队要加强对专业、半专业、以水灭火、义务扑火队伍的教育管理,组织开展各层级的应急救援技能知识培训,常态化进行应急演练,不断提升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各乡镇(街道)要做好辖区内向导人员的登记造册工作,对辖区内的水车、挖掘机、抽水机等防火应急物资做好统一管理工作,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第一时间调用。各应急救援队伍要做好防火应急物资的保养维修,及时补充各类防火应急物资,到达物资储备标准。
高火险区域,专业队、半专业队要靠前驻防,防火物资要前置,一旦发现火情火灾时,要第一时间上报县联合值班值守办公室(县林草局防火办),按程序做好信息报送工作,按照就便就近的原则,第一时间调动应急队伍先行开展应急处置,并做好火情侦查,专业队要在20分钟内集结出动,非专业队要在30分钟内集结出动,做到响应及时、行动迅速,要坚持小火大打,实现“打早、打小、打了”。
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