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县开展“提升人居环境 共建美好家园”活动
发布时间:2018-02-06 14:47 来源:峨山县人民政府网 打印

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2018年1月16日至17日为全市集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活动日,峨山县集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活动,组织挂钩扶贫联系点的县级领导和县级部门(单位)领导深入到村点(联系点)参与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动员全县党员干部与群众一同塑造农村美丽宜居新风貌。挂钩扶贫联系单位干部和群众积极主动,带上扫帚和撮箕、扛着铲子和锄头,打扫村子、拆除违规建筑、清理散乱垃圾、清理河道,清洁道路。据不完全统计:本次活动日共有1853人次参加,组织40个挂包联系单位入村打扫,共清运共清运垃圾80吨,出动车辆50张次。


    2018年,峨山县将着力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村庄“七改三清”为目标,全面开展以拆临拆违、两污治理、改造或新建厕所、绿化亮化、民房改造、村庄道路硬化等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力争年内实现农村特别是贫困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农村群众生活质量全面提高、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开展拆临拆违。严格执行《城乡规划法》和村庄规划,建立村庄土地规划建设专管员制度,坚决拆除村庄内严重影响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的废旧老房、闲置危房、废弃烤房等建筑物及村庄道路擅自搭建的构筑物。
开展“两污”治理。一是着力处理村庄生活垃圾。按照

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相关标准,全力支持村庄配备生活垃圾处理的设施设备,建立村庄保洁、收费制度,全面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执行“门前三包”责任制,设立兼职保洁员,建立村庄卫生监督机制,必须做到村庄垃圾“日清扫、
日保洁、日清运、日处理”,年内实现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保洁制度、收费制度覆盖率100%,村庄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5%以上。二是着力处理村庄生活污水。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相关标准,全力支持村庄配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设备,因地制宜采取集中或分散方式治理村庄生活污水,管网覆盖村庄污水必须进入管网,其他村庄要通过建设氧化塘、湿地等措施集中治理生活污水,年内实现村庄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达60%以上,11个贫困村生活污水设施覆盖率达90%以上。三是着力建设村庄公厕和户厕。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相关标准,全力支持每个脱贫贫困村建设水冲公厕1座以上,全面改造不达标的村庄公厕,建立村庄公厕管理长效机制;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建设原则上必须配套户厕,同时具备三格化粪池、储水池(罐)和排放设施。

开展村庄绿化亮化。充分利用村庄和周边空地空间,大兴植树造景,提高绿化覆盖率,建设绿色村庄;大力提倡绿化美化农户庭院,建设绿色庭院。继续推进“点亮峨山”工程,支持帮助村庄建设亮化设施,为农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开展民房改造建设。遵循体现滇中民居、民族地域特色的原则和抗震安全的要求,严格规划设计,规范管理宅基地,支持村庄危房拆除重建、修缮改造,妥善保护传统民居,全面整治“空心村”和乱占乱建行为。
开展村内道路建设。大力支持村内道路、街巷、活动场所、停车场等村庄设施建设。遵循海绵乡村理念,使用透水材料、本地块石、砖块、建筑废料等材料建设公共活动场所、非机动车道。
开展村庄乱象治理。全面开展“杂物乱堆、柴草乱垛、畜禽乱跑、车辆乱停”等村庄乱象治理,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建立村庄乱象治理长效管理机制。加强环境保护教育,逐步培养“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个个参与”的思想意识和良好行为。


主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承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4015938

运行维护: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峨山县双江街道桂峰路43号

滇公网安备:53042602000003号

网站标识码:5304260001  备案号:滇ICP备07500970号-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4015938,0877-4017511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