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农函〔2023〕70号峨山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对峨山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55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3-06-03 15:40 来源:峨山县农业农村局 打印

李文红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质量提升,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提案》,已交由我们研究处理,现答复如下:

感谢你们对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针对您提出的四个方面的具体建议,我们将按照职责分工,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大龙头企业等乡村产业主体的支持力度。一是完善政策激励机制。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项目,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计划和示范创建活动,加大政策扶持,扩大奖补范围和标准;支持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到2022年,我县龙头企业有18家其中国家级1家(云南源天生物集团有限公司),省级2家(云南玉峨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峨山红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市级8家,县级7家,涉及种植、养殖、加工、生产等领域,国家对龙头企业的发展有相关扶持政策,可以享受省级财政贷款贴息补助政策。

二、加大乡村产业项目支持力度。一是优化项目布局结构。按照因地制宜、特色优势的原则,结合各地区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市场需求等因素,科学规划布局乡村产业项目;突出重点领域和方向,重点支持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项目、绿色生态循环项目、休闲旅游文化项目等;突出特色优势和差异化发展,重点支持特色高效林果项目、特色畜禽水产项目、特色食用菌花卉项目等;突出融合发展和效益提升,重点支持一二三产融合项目、标准化生产项目、品牌打造项目等。二是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以县为主导的项目管理模式,在确保资金安全有效使用的前提下,赋予县级政府更多自主权;建立健全以效益为导向的项目评价机制,在确保项目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前提下,以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为评价标准;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的项目退出机制,在确保项目资金不流失不挪用的前提下,对不符合市场需求或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项目及时调整或退出。三是强化项目监督保障。加强对乡村产业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和审计监察;加强对乡村产业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查处整改;加强对乡村产业项目运行效果的跟踪评估。

三、推动农村股份制企业化经营管理体制。一是明确股份制改造目标和原则。以农户为主体,以土地、资金、技术、劳动等要素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法律为保障,通过股份合作、股份合作联合等多种形式,实现农户与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和效益。二是完善股份制改造政策和法规。研究制定农村股份制企业化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改革目标、任务、步骤和保障措施;修订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农村股份制企业化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法律依据;出台支持农村股份制企业化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财税、金融、土地等配套政策,为农村股份制企业化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政策支持。到2022年全县共有农民作社202个,涉及种植、养殖、林业、服务业、渔业等行业,当前我县农民合作社存在以下问题导致部分合作社运转困难:一是部分农民合作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差,在有关合作社发展的大事上,不按规定召开成员(代表) 会议协商决定成员难于参与合作社较大事务的管理与监督;二是部分农民合作社财务管理不规范,甚至有的合作社存在产权不明晰,没有严格划清理事长的资金与合作社的资金问题;三是部分农民合作社理事成员敬业精神不强,有关法律政策及经营管理知识水平不高,与合作社的规范管理需要有较大差距,致使出现合作社管理运作差,不能较好发挥其作用情况。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农民合作社相关工作。一是继续宣传农民合作社法,以及发展农民合作社的有关政策,对有特色有发展潜力的农产品生产业,引导农民成立合作社,争取全年新增 3 个以上合作社。二是进一步推广农民合作社的财务和会计制度,加强民主管理,规范经营活动,抓好合作社的质量提升工作,做好示范社建设,认定 2 个以上县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并组织开展市级、省级示范社的申报工作。

2022年适度规模种养大户纳入家庭农场的为1068个,家庭农场数132个其中已注册的126个,涉及粮油、蔬菜、烤烟、中草药、花卉、水果、干果、畜禽、禽蛋、鱼类、蜂及蜜蜂等含盖了峨山县种养殖的各种产品。我县发展家庭农场存在的问题为:1.由于峨山县大部分耕地是山地,水利设施条件较差且连续多年出现干旱,又因水果、蔬菜等农产品不易保存,部分农民担心进行规模化生产,种出的有些产品卖不出去,会腐烂而造成损失,影响了部分农民注册种植业农场的积极性。养殖业遇到畜禽的瘟疫往往损失严重,养的畜禽越多风险越大,也影响了部分农民注册养殖业农场的积极性。2.少数家庭农场经营者缺乏培育主营牵头产品意识,年年更换种植作物,而出现生产经营不稳定、效益难于保障、对周边农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小的情况。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加大引导规模种养户注册家庭农场的力度,争取全年新增 5个以上家庭农场。加强对家庭农场的经营管理指导,抓好示范农场的建设工作,认定 4 个以上县级示范家庭农场,并做好市级、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的申报工作。继续指导示范家庭农场做好赋码申请,完善示范家庭农场信息,完成对示范家庭农场的一码通赋码工作

四、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人才。实施乡村振兴人才计划,重点培养一批创新能力的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重点培养一批具有前沿技术、专业知识、实践经验的乡村振兴科技人才;实施乡村振兴教育支持行动,重点培养一批具有教学能力、服务意识、责任担当的乡村振兴教育人才。二是培育壮大一批中坚骨干人才。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重点培育一批具有新型职业理念、专业技术水平、创新创业精神的新型职业农民。2022年,在没有任务、没有项目、没有资金的情况下,仍然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育216人,其中经营管理型53人,无人机操作手培训48人,小街街道舍郎社区绿色草莓栽培技术培训65人,岔河乡文山村委会绿色蔬菜培训班60人。2023年没有争取到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省级下达资金,将继续积极争取中央、省、市项目和资金,为我县乡村振兴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业产业队伍,促进地方产业发展,带动一方经济,为农民增收注入新的活力。


 

                           

                           峨山县农业农村局

                      2023529   

(联系人及电话:马丽华  13887706606


主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承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4015938

运行维护: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峨山县双江街道桂峰路43号

滇公网安备:53042602000003号

网站标识码:5304260001  备案号:滇ICP备07500970号-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4015938,0877-4017511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