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彝族自治县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1-01-29 17:29 来源:峨山县人民政府网 打印

 

监督索引号53042600800010000

关于峨山彝族自治县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1年1月9日在峨山彝族自治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上

 

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各位代表:

现将峨山彝族自治县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提交县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是峨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财政运行极为困难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和严峻考验、日益尖锐的收支矛盾,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下,全县上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守初心本色、牢记使命担当,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面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三保”、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民生改善、重点支出保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等重点工作成效明显,财政运行总体平稳,有力促进全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快报数)

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46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39,330万元的100.3%,完成调整预算数35,500万元的111.2%,比上年增收1,277万元、增3.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0,93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8.4%,比上年增收4,799万元、增18.4%;非税收入完成8,532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1.6%,比上年减收3,522万元、减29.2%。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5,68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176,442万元的105.2%,完成调整预算数201,470万元的92.2%,比上年增支10,980万元、增6.3%。

一般公共预算平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46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20,412万元(包括返还性收入2,244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91,119万元及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7,049万元),债券转贷收入18,530万元,调入资金30,949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33万元,上年结余资金117万元,收入总计209,803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5,688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18,530万元,上解支出5,461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支出132万元,增设预算周转金-8万元,支出总计 209,803万元。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快报数)

全年完成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2,35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72,795万元的113.1%,完成调整预算数104,330万元的78.9%,比上年增收28,635万元,增53.3%。全年完成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02,01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77,798万元的131.1%,完成调整预算数104,260万元的97.8%,比上年增38,581万元,增60.8%。

政府性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2,35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892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收入50,850万元,上年结余8,932万元,收入总计149,03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02,012万元,地方专项债券还本支出2,850万元,调出资金30,949万元,上解支出1,926万元,支出总计137,737万元。年终结余11,293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快报数)

全年完成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59,58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55,220万元的107.9%,完成调整预算数48,254万元的123.5%,比上年增加11,183万元、增23.1%。全年完成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60,93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53,232万元的114.5%,完成调整预算数52,828万元的115.3%,比上年增加12,727万元、增26.4%。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平衡情况。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59,581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60,935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当年收支结余-1,354万元,加上年结余21,796万元,年末滚存结余20,442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快报数)

全年完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70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50万元的14倍,完成调整预算数706万元的100%,比上年增加706万元。全年完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70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50万元的14倍,完成调整预算数707万元的100%,比上年增加707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平衡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70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万元,收入总计707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707万元。收支平衡。

(五)其他有关事项说明

1.预备费使用情况。按照预算法规定,年初预算安排预备费1,760万元,在预算执行中动用预备费205万元,主要是:卫生健康支出200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5万元。

2.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情况市财政局核定我县2020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36.7亿元,截至2019年末,全县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5.76亿元;2020年末,全县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24.21亿元。2020年发行大化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一期)专项债券资金4.8亿元

各位代表,由于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需在决算工作结束后才能准确反映出来,故以上收支数均为快报数(下同),市级财政批复我县2020年财政结算后,部分数据会有所变化,届时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变化情况。

二、步履铿锵,负重前行,围绕财政职能积极作为

在预算执行中,我们重点做了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财税政策落实取得显著成效

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决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两手抓。一是强化疫情防控防治资金保障。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开辟资金拨付绿色通道,全力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年共筹措安排疫情防控防治资金1,114万元。二是全面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执行新出台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推进增值税等实质性减税,降低企业负担,帮助企业复工复产。1-11月,我县实现减税降费6,506万元,其中:①2020年新出台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4,046万元;②2019年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在2020年继续实施形成的减税2,460万元。三是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六稳、六保”工作。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相关精神,通过争取抗疫特别国债、特殊性转移支付、新增专项债券的方式,最大限度对冲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服务保障好“六稳、六保”工作大局。全年争取到抗疫特别国债资金5,621万元,争取到特殊性转移支付资金19,103万元,争取到新增专项债券4.8亿元。四是全力保障重点领域项目支出。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大局,通过年初预算安排以及积极争取特别国债资金,坚决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持续加大玉昆项目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年投入玉昆项目资金145,217万元。五是切实加快直达资金快速下达。按照中央直达资金管理有关要求,确保直达资金“一竿子插到底”,直达基层、惠企利民。全年中央、省、市补助我县直达和参照直达资金43,888万元,支出率达95%。

(二)收入征管取得显著突破

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形势,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和导向作用,支持经济发展和财源培植,夯实税基。一是强化预算执行分析。积极与税务部门密切配合,关注经济运行态势,对重点税种、重点行业收入实行动态监控,深入了解经济形势、财税政策、企业经营状况等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增强收入预测分析的时效性。二是强化税收收入征管。坚持税收法定原则,强化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充分利用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税收征收管理信息系统等科技手段,加大欠税清缴力度,防止税收“跑、冒、滴、漏”,确保税收及时足额入库。全年入库税收数3.1亿元,首次突破3亿元,实现历史新高,主要是:①规范了建筑业税收征管秩序,重点项目建筑行业拉动增值税增长;②烤烟收购量大、烤烟价格上年稍好拉动烟叶税增长;③加强了非煤矿山行业、非金属矿采选业资源税监管;④发展总部经济,引入智鹰物流企业。三是提高非税收入质量。坚持以票控收控罚,加大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土地出让收入的征管,加强清收清缴及资产管理,确保各项非税收入依法依规及时足额征缴入库。全年入库非税收入8,532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1.6%,近年来首次降到25%以下,财政收入结构日趋合理。

(三)开源节流取得显著成绩

积极争取“外援”,助推财政保障能力提升,确保财政收支平衡。一是加强争取力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上级在统筹支持“六稳”“六保”工作、强化疫情防控防治、发行抗疫特别国债、直达资金等方面开了政策的口子,抓住政策窗口期,梳理中央、省市财政政策、资金支持导向,围绕县委、县政府的重点中心工作,全力以赴向上争取,有效推进项目建设。全县向上争取资金完成111,094万元,同比增加30,926万元,增38.6%。争取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资金4.8亿元,比上年减1.2亿元。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整合平台资源,支持融资平台公司增强融资能力,拓展财政筹资渠道和手段,保障了“三保”兜底、脱贫攻坚、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玉昆项目推进等重点工作,缓解了财政支出压力。同时,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资金管理,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各项资金专款专用、安全运转。二是严控“三公”经费。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精神,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支出,推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长期化、制度化,确保实现“三公”经费零增长。2020年全县“三公”经费支出674万元,较上年实际支出减少67万元,减9.0%。三是压缩一般性支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政府关于必须真正过“紧日子”的要求,坚持从严从紧管理好财政支出,做好重点领域支出需求保障。

(四)民生福祉取得显著改善

兜牢兜实“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责任,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将财力集中用于民生支出。全年民生支出146,494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9%。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安排农林水支出23,292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2.5%。重点支持产业扶贫、农房抗震改造、乡村振兴等项目,夯实农田水利基础建设,落实各种强农惠农政策。二是保障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支出35,474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9.1%,重点支持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能力提升、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小学足球场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三是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安排卫生健康支出17,401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9.4%。重点支持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项目及县、乡医疗机构重症病区、发热门诊改造等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增强新冠肺炎疫情及其他重大传染病防控能力。四是认真落实城乡社会保障政策。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4,604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8.6%。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必由社会救助兜底一批。财政部门多方筹措资金,努力提高各项民生保障标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原标准610元/人.月提高至640元/人.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原标准4200元/人.年提高至4500元/人.年;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供养标准由原标准732元/人.月提高至832元/人.月。实行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补贴制度,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提高孤儿基本生活供养标准、提高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持续提高养老金待遇,努力增加改善困难群体收入,保障其基本生活水平,兜牢困难群众托底保障网。认真落实创业就业和企业稳岗、技能培训补贴政策,提升企业技能水平,增强企业活力、竞争力,稳定社会就业。五是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安排城乡社区支出4,248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3%,重点支持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美丽县城、县城提质扩容(老旧小区改造)、四级乡村振兴示范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等项目。六是支持文化事业发展。安排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76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6%,重点支持 “一部手机游云南”峨山板块建设、旅游厕所建设等项目。七是夯实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安排交通运输支出2,309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2%,重点支持乡村道路养护,农村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八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安排节能环保支出645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0.3%,重点支持“散乱污”企业整治和燃煤锅炉淘汰、县城雨污分流改造、断面水域水质提升、国土绿化等重点项目。九是推进城市棚户区及农村危房改造。安排住房保障支出18,27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9.8%,重点支持“十三五”棚户区改造项目。

(五)治理能力取得显著提升

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不断提高财政治理效能。一是健全预算管理体系。坚持编制平衡预算,全面实施零基预算,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精细化、标准化水平。坚决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取消不必要支出,从严控制新增支出。推进财政内控内审工作,抓好审计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二是完善国库管理制度。巩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加快推进政府会计核算管理改革,统一部署预算单位财务核算软件,着力规范预算单位账户管理。认真做好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工作,全面实施预算单位电子差旅电子凭证网上报销改革。三是硬化预算执行约束。继续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工作,及时掌握和分析预算执行进度,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依托预算标准化平台,对“三保”预算编制、执行、财力保障等进行监控审核,切实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四是提高财政信息公开质量。印发《峨山县预决算公开工作考核办法》,明确预决算公开范围、内容及标准,实现了公开面、及时率两个百分百,满足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面推行“阳光云财一网通”,实现财政资金支持市场主体公开、公平、公正。五是有效盘活存量资金。加强结余结转资金管理,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全年共计清理收回存量资金1,585万元,全部用于重点领域民生建设项目。六是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及时足额安排偿债资金,加强专项债券资金管理,建立支出通报机制,更好发挥拉动投资的促进作用。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监控和防范体系,制定《峨山县政府债务和隐性债务风险化解方案和2020年化解方案》,坚决遏制隐形债务增量,严控政府性债务,坚决杜绝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行为。全年完成债务化解任务4.93亿元,债务风险等级实现降色目标。七是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着重围绕健全组织管理、完善制度措施、建立管理机制、强化基础工作等方面稳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按照工作目标要求,初步建立了“预算事前有评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预算绩效有考核”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八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贯彻落实财政部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推行政府采购网上交易(政采云电子卖场),提高采购效率;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脱贫攻坚,鼓励预算单位采用优先采购、预留采购份额方式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启动政府采购便利化方案,建立政府采购“绿色通道”,确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设备、物资及时采购到位,累计完成采购金额879万元。九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开展国有资产清理,摸清“家底”和资产管理运行现状和特点,堵塞资产管理漏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完成2019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和2019年度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持续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十是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行为,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各位代表,2020年全县财政工作在困难重重、矛盾交织的困境下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是县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加强监督、有力指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担当作为、共同努力的结果。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政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税源结构调整效益短期内难于聚现,新的财源增长点暂未形成,民生保障面临巨大压力,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不断累积,预算管理规范性仍需强化。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起航之年。我县面临后疫情时期的严峻挑战、面临经济环境复杂多变,财源结构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受党中央国务院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实施影响,短期内财政平衡压力进一步加大。在当前收支矛盾突出等问题交织并存的前提下,要做好财政工作,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还需要全县各级各部门统一思想、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我们将正视困难问题,积极发扬新时代“西畴精神”和“盯关跟”作风,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着力在“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上下苦功、出实招,切实提升财政保障能力和防范风险能力。

    今年全县财政工作和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省、市、县委重大决策部署,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高质量可持续财政治理能力建设,坚决扛起财政服务保障峨山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责任、时代责任和历史责任,更好地为峨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强保证    

按照各级党委政府对编制“平衡预算”的要求,在充分考虑影响财政收支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对2021年财政预算安排建议如下:

一、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一般公共预算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40,650万元,比上年快报数增收1,188万元,增3%。其中,税收收入32,310万元,增4.5%;非税收入8,340万元,减2.3%。主要收入项目安排情况:增值税13,600万元、增12.2%;企业所得税1,200万元、减0.5%;个人所得税360万元、减30.8%;资源税1,800万元、减3.6%;城市维护建设税1,200万元、增29.2%;房产税650万元、减9.8%;印花税600万元、增18.6%;城镇土地使用税1,100万元、增130.6%;土地增值税950万元、减41.3%;车船税720万元、减6.4%;耕地占用税1,480万元、增52.1%;契税1,950万元、减27.3%;烟叶税6,400万元、增2.1%;环保税300万元、增14.1%。专项收入1,680万元、增1%;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950万元、减8.9%;罚没收入1,410万元、增14.3%;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2,300万元、减6.9%;捐赠收入500万元、减9.3%;政府住房基金收入450万元、增4.7%;其他收入50万元、增16.3%。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可用总财力预计为191,260万元,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91,260万元,比上年增支5,572万元、增3%。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本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65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06,459万元,调入资金50,00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32万元,债券转贷收入(再融资一般债券)13,380万元,收入总计210,621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1,260万元,上解支出5,467万元,债券转贷支出13,894万元,支出总计210,621万元,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91,597万元,比上年完成数82,356万元增收9,241万元,增11.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51,930万元,比上年完成数102,012万元减支50,082万元,减49.1%。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1,597万元,上级基金专款补助收入1,500万元,专项债券收入1,100万元,上年结余11,293万元,收入总计105,49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1,930万元,专项债券还本支出2,000万元,上解支出1,560万元,调出资金50,000万元,支出总计105,490万元,收支平衡。

特别说明: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再融资专项债券收入1,100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65,476万元,比上年完成数59,581万元增收5,895万元,增9.9%。其中,保险费收入33,314万元、财政补贴收入6,794万元、利息收入733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数63,594万元,比上年完成数60,935万元增支2,659万元,增4.4%。收支相抵,全县社保基金当年收支结余1,882万元,加上年结余20,442万元,年末滚存结余22,324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500万元,比上年完成数706万元减收206万元,减29.2%,主要是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505万元,比上年完成数707万元减收202万元,减28.6%。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5万元,收入总计505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05万元,收支平衡。

(五)其他需要说明事项

预备费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的下限比例安排1,913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主要用于预算执行中自然灾害及难以预见的其他特殊开支。

二、勠力同心,攻坚克难,确保财政发展更可持续

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财政部门将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保持战略定力,果断采取行动,付出艰辛努力,细化实化贯彻落实具体措施,加强前瞻性研究和顶层制度设计,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和着力点,不断研究完善财政政策措施和体制机制,发挥好财政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奋力开创峨山经济发展新局面。

(一)坚持“4+4原则”,切实编制平衡预算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坚持“4+4”原则,编制平衡预算。一是努力做到“四个坚持”坚持预算法定原则,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坚持预算严谨原则,在编制预算时要做到量入为出、可省尽省、有保有压、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坚持预算严肃原则,在预算执行中,一般不制定减少财政收入或者增加财政支出的政策和措施;坚持预算公开原则,经批准的预算、预算调整、决算、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及报表,在法定期限内向社会公开,并对重要事项做出说明。二是全力实现“四个确保”。确保预算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财政政策相衔接,做到勤俭节约、量力而行;确保预算执行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做到未列预算,不得支出;确保预算支出重点用于“三保”保障、改善民生、维护机构正常运转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做到严控“三公经费”、压缩一般性支出;确保预算绩效管理持续加强,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二)坚持增收创收,切实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增收”上出实招,多措并举谋思路,推进财政增收工作可持续发展,切实提高“三保”、民生改善和重点项目的保障能力。一是强化财政收入征管。强化政策研究分析。深入分析经济形势、财税政策、企业经营状况等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增强财政收入预测分析的时效性。强化税收征收管理。加强对重点税源、主体税种的依法征管,努力挖掘增收潜力。强化非税收入征管。严格执行《峨山县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实施细则》,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年内非税收入占比控制在40%以下。强化税源培育建设。主动介入招商项目的事前收入谋划设计,提高招商实效,不断夯实税基。二是有效盘活资金资源资产。盘活存量资金。对上级专款结转超过2年、县级财力安排结转超过1年的资金一律收回,加大对结转规模较大的政府性基金的统筹使用力度。加强土地出让盘活。逐一清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进一步化解批而未供及低效利用土地,利用现有土地资源经营好有限的土地,实现土地出让收益最大化。规范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建立资产共享共用和调剂机制,依法依规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突破盘活闲置资产瓶颈。提高自然资源资产保护与利用。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各类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基础管理,推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工作。

(三)坚持财源培植,切实推进更可持续发展

“培植”上花功夫,创新思维多重发力,从旧的增长模式转向新经济、新动能,切实解决财政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一是实现产业培植“大小抓”战略。“抓大”: 以高位推动玉昆项目建设为核心,充分利用产业发展引导基金,重点扶持玉昆钢铁集团产能置换升级改造项目建设,提高玉昆企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抓小”:充分发挥玉昆产能置换等项目的龙头带动和产业集聚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让更多的配套服务企业落脚峨山、贡献峨山。二是全力推进“总部经济”。我县作为省、市税务局“互联网+物流运输”工作试点县,全力推进云南智鹰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的“互联网+物流运输”合作项目,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盘活物流和配套产业发展,形成新的财源增长点。三是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在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旅游、地方融资平台公司项目转型中开展PPP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四是扎实做好招商引资。通过逐步扭转重产值不重税收入的观念,以“商人”的头脑经营政府资产和资源,让投入到产业上的资金和资源能切实为政府带来收益。

(四)坚持民生托底,切实补齐共建共享短板

树牢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社会治理等领域补短板、促公平,兜牢兜实民生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聚力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巩固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全面推进普惠性幼儿园发展、高中教育高质发展、职业教育特色发展。积极落实“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深化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多渠道补偿机制,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和保障水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社会保险参保扩面。分类完善社会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对困难群众的动态补贴机制,加大对困难群体的保障力度。全面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深化“7个专项行动”,提供充足的财政资金保障。持续加大对农业农村和水利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完善有利于“三农”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实施乡村振兴,统筹推进城乡均衡发展。高度重视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安全、交通安全、防震减灾和信访维稳等工作,深化“平安峨山”建设。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加快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县。

(五)坚持改革创新,切实提高财政治理效能

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全面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关键在于切实提高财政治理效能。一是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创新财政资金对经济发展的扶持方式,撬动社会金融资本投入实体经济;紧跟上级步伐,结合我县实际理顺体制关系,落实各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完善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乡镇财政激励约束机制,调动乡镇财政增收节支积极性;开展调查研究,强化财政收支运行情况分析;创新思路办法,加强财税体制改革推进情况分析;加大预算决算公开力度,重视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建立健全国有资产报告制度体系,做好2020年度国有资产综合报告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工作;实现运用《云南省政府采购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政府采购监管的电子化、规范化、透明化。二是落实财政节支管理。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和“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等指示精神,从严从紧管理好财政支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通过压减“三公”降费、压缩一般性支出、压实 “三保”责任的方式,扎实做好重点领域支出需求保障。三是强化财政监管职能。积极推进预算联网监督工作,支持和配合人大依法开展预算审查监督;加强预算执行和财政资金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机制;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关口从事后评价向事前和事中延伸,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加大审计、督查巡视问题整改力度,建立健全整改长效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控债务规模,积极筹措资金化解存量债务和历年欠拨专款,并有效防范处置风险。

(六)坚持向上争取,切实抓好项目包装储备

要以国家、省、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为契机,抢抓国家新一轮扩大内需、促进有效投资的政策窗口期,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切实做好项目的包装和储备工作。一是加大向上争取的力度。争取政策支持。各部门应围绕县委、县政府的重点中心工作,结合自身职能职责,抓住政策窗口期,开展深入细致的政策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争取计划,最大限度争取政策支持。争取预算内资金支持。选择一批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源建设具有重大影响的项目,挤入国家和省计划盘子,争取更多的建设资金和转移支付支持。争取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落实部门责任,要围绕支持领域、资金构成、“四要件”、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谋划和储备项目,从储备项目中挑选符合政策支持、成熟度高、质量较优的项目层层上报入库,找有资质的机构,做好项目包装工作,提高项目的审核通过率和发行成功率。争取政策性银行支持。主动了解政策性银行的金融支持方向,对储备的项目进行调整、优化和包装,使之可产生一定收益,达到政策性银行的支持条件。二是抓实项目的包装和储备工作。树立新理念。树立“抓发展就是抓项目、抓项目就要抓前期”的理念,积极开展“项目为王、工作提升、责任压实、攻坚拔寨”大行动压实重担子。各级各部门要提升大局观念,正视当前我县短板,细致透彻研究上级支持政策,切实做好项目实地调研或踏勘,据实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前批复选址意见书、用地预审意见和环评报告,准确测算项目总投和收益,精心组织包装和储备工作。形成新循环。对项目包装和储备要做到:争取到的,再实施项目;争取不到,则重新调整优化再争取;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申报一批、实施一批”的良性循环。

各位代表,“察势者智,驾势者赢”,依法理财,为民服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全面落实县委决策部署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决议,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新理念、厚植新优势,锐意进取,精准发力,为建党100周年和立县70周年献礼,为奋力开启峨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贡献财政力量

监督索引号53042600800010111


主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承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4015938

运行维护: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峨山县双江街道桂峰路43号

滇公网安备:53042602000003号

网站标识码:5304260001  备案号:滇ICP备07500970号-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4015938,0877-4017511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