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峨山彝族自治县2015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 ...
发布时间:2016-02-05 17:14 来源:峨山县人民政府网 打印

 

关于峨山彝族自治县2015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书面)

 

――2016114在峨山彝族自治县

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峨山县2015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5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是峨山财政基本运行最难、工作难度最大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前所未有的财政收支压力,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财政部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县委重要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政府决策部署,以实施新预算法为契机,紧紧围绕依法治县推进年”“作风建设深化年产业发展增效年这条主线,解放思想,适应新常态,强化财政管理,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积极筹措资金,优化支出结构,集中有限资金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实现了民生投入持续加大、重点支出保障有力的目标任务,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社会和谐。

一、2015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全县实现辖区内财政总收入73952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数78800万元减少4848万元,下降6.2%。其中:中央收入11003万元,减32.8%;省级收入5208万元,减2.9%;市级收入519万元,减18%。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7222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数56418万元增收804万元,增长1.4%。完成地方财政支出145013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数135584万元增加9429万元,增长7%

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15年,全年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423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49300万元的89.7%,完成调整预算数49230万元的89.8%,比上年减收1782万元,下降3.9%。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1800万元,占公共预算收入的49.3%,比上年减收1021万元,下降4.5%;非税收入完成22430万元,占公共预算收入的50.7%,比上年减收761万元,下降3.3%。这里,需要向大会报告的是,由于市场低迷严重冲击了传统财源支撑产业,企业效益普遍较差,税收收入持续下滑,结构调整效益短期内难于聚集显现,财政收入低于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预期目标,公共预算收入未能完成预期目标

全年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2924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123600万元的104.6%,完成调整预算数128192万元的100.8%,比上年增支12568万元,增长10.8%在收入锐减的情况下,公共财政支出仍然实现两位数的增长,是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取得显著成效的结果。同时,支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保障改善民生支出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也较好地促进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公共预算收入4423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84904万元(包括返还性收入2015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41179万元及专项转移支付收入41710万元),债券转贷收入56700万元,上年结余72万元,调入资金2435万元,收入总计188341万元。公共预算支出129248万元,上解支出2306万元,地方债券转贷还本支出56700万元,支出总计188254万元。收支相抵,年终公共财政预算结余87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2015年,全年完成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299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11160万元的116.4%,完成调整预算数12991万元的100%,比上年增收2586万元,增长24.9%。

全年完成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5765万元完成年初人代会通过预算数14900万元的105.8%,完成调整预算数16731万元的94.2%,比上年减支3139万元,下降16.6。基金预算支出下降,主要原因是基金专项转移支付收入同比减少,支出安排相应减少。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基金预算收入12992万元,基金专项转移支付收入3095万元,专项债券转贷收入11900万元,上年结余1033万元,收入总计29020万元。基金预算支出15765万元,地方专项债券转贷还本支出11900万元,调出资金1019万元,支出总计28684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政府性基金预算结余336万元。

以上数字均为快报数,待上级财政部门批复我县2015年财政决算后,部分数据会有所变化,届时再将变化情况向县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

二、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多措并举,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做好收入组织。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税基动摇、税源减少、收入乏力的严峻形势,全县财政部门紧扣收入目标任务。一是依法组织税收收入。坚持税收法定原则,强化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充分利用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税收征收管理信息系统等科技手段,加大欠税清缴力度,防止税收跑、冒、滴、漏,确保税收及时足额入库。二是规范非税收入管理。贯彻执行国家和省非税收入管理的各项规定,加快非税收入征缴信息化建设,发挥财政票据的源头管控作用,加大对土地出让收入、国有资产出租处置等收入的征管,确保各项非税收入依法依规及时足额征缴入库。

加强争取力量。把争取国家和省市政策、资金支持作为财政工作的重大任务。一是全力争取财税体制改革相关政策。针对峨山特殊的财政困难情况及特殊的电站移民问题,抓住省财政厅对县级财政运行调研的契机,形成《峨山县接收溪洛渡电站建设外迁移民对地方财政的影响》、《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情况汇报》、《关于峨山县财政运行存在困难的情况汇报》等专题材料,请求完善事权与财力相匹配体制,增加对我县财政的基本财力保障补助。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全年争取上级专项及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7.6亿元,比上年增加0.7亿元,增长9.3%;争取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额度6.86亿元,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债务成本,缓解了地方政府偿债压力。

加大融资力度。整合公共资源,支持融资平台公司增强融资能力,拓展财政筹资渠道和手段,全年政府融资建设资金4.8   亿元,保障了重点领域、民生项目建设,缓解了财政支出压力。同时,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资金的管理,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各项资金专款专用、安全运转。

(二)突出重点,着力保障改善民生

2015年,我县继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各项民生政策的全面落实,切实推进全县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全年民生支出98377万元,比上年增长14.2%,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达76.1%

一是支持三农稳步发展,安排农林水支出28551万元,增长57.7%,占公共财政支出的22.1%。重点投入方向是打造三大基地,推进两个百万产业工程,加大农田水利建设,落实各种惠农政策,全面启动富良棚乡扶贫开发整乡推进工作。二是重视教育持续发展。全年教育支出24795万元,增长34.6%,占公共财政支出的19.2%,重点支持了美丽100校园行动计划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幼儿园迁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三是加强医疗保障和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安排医疗卫生支出13048万元,增长9.6%,占公共财政支出的10.1%,用于医疗保障、公共卫生、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等,增强了城乡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四是落实城乡社会保障政策。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788万元,增长11.7%占公共财政支出的14.5%,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发放各类救助资金2192万元,城乡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五是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安排保障性住房支出5832万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4.5%,支持廉租房、公租房建设及棚户区改造,切实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难问题,完成保障性住房实物配租10312820六是支持文化事业发展。安排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475万元,增长8.9%,占公共财政支出的1.1%,确保群众性文体活动、火把节活动、广播电视村村通等资金需要。七是城乡建设统筹推进。安排城乡社区支出2587万元,增长11.6%,占公共财政支出的2%,用于推进九龙片区、柏锦新区建设,实施�峨花廊滨河景观等市政工程。八是支持交通道路建设。安排交通运输支出1873万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1.4%,主要用于实施农村通达通畅工程建设及农村公路养护,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九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安排节能环保支出1428万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1.1%,主要用于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开展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支持节能减排工作。

(三)深化改革,财政管理扎实推进

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总体要求,加强财政管理、深化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一是强化预算管理,巩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坚持预算资金统筹考虑、合理安排;优化集中支付流程,扩大直接支付范围,提高资金运行效率。二是扎实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进一步细化政府预决算公开内容,扩大部门预决算公开范围,继续打造阳光财政,着力满足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为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奠定广泛的社会基础。三是切实加强预算支出管理。强化预算执行工作,及时掌握和分析预算执行进度,加快民生及重点项目资金拨付进度;加强结余结转资金管理,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全年共计清理盘活存量资金3811万元。四是全面开展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对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政府资产、债务和预算管理,合理配置政府资源,科学安排财政收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五是认真开展政府债务清理工作。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修明渠、堵暗道,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为今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六是坚持厉行节约。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实施办法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精神,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支出,推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长期化、制度化,确保实现三公经费零增长。根据县乡各部门上报统计,2015年全县三公经费支出1277万元,较上年减支321万元,下降20%

(四)强化监管,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发挥财政监督职能,积极开展财政资金监督检查、跟踪问效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有效运行。2015年重点开展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预决算公开、涉农资金、非税收入、专项资金、会计信息质量、违反财经纪律收送红包等方面的检查,一年来共组织26次财政资金监督检查和跟踪问效活动,对170个预算单位实施了检查,提出建议意见32条。

各位代表,2015年全县财政发展改革工作取得新进展,是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加强监督、有力指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务实进取、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政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受整体经济下行的影响,税源基础不牢,财政增收困难、收入质量不优;重点项目建设、民生政策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等资金需求不断增加,保障压力日趋加大;收入质量不断下滑与刚性支出快速增长的矛盾异常突出;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不断累积,风险防控亟待加强;预算约束刚性不足,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仍需强化,重分配、轻管理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干部群众还未树立勤俭节约、过紧日子的意识,在财政资金的使用上大手大脚,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财经纪律意识比较淡薄,对财经法律法规的遵从度不够,预算执行中资金跑冒滴漏等现象时有发生,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高度重视,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2016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2016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自身发展亟须转型升级、财税体制改革箭在弦上、财政工作面临保经济发展、促结构优化、抓深化改革、建社会和谐等诸多任务。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和面临的财政经济形势,今年全县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县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总体部署,秉持跨越发展总基调,深入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方式转变,深入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强县、创新兴县、开放活县、共享和县五大战略,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主动适应新常态。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扩大有效供给;支持产业创新和发展,着力培植壮大财源,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大预算统筹力度;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依法规范理财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创新资金供给,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预算安排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厉行节约、有保有压、统筹兼顾原则,按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支出,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会议经费,确保重点领域特别是民生领域支出。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预算安排原则,在充分考虑影响财政收支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对2016年财政收支预算建议如下:

一、2016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一)公共财政收支预算草案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财政工作总体要求,2016年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46880万元,比上年增2650万元,增长6%,其中:税收收入22890万元、增长5%,非税收入23990万元、增长7%

主要收入项目安排情况是:增值税3950万元,减0.8%;营业税5980万元,增10%;企业所得税660万元,减17%;个人所得税160万元,减33.6%;资源税260万元,减44.8%;城市维护建设税900万元,增4.8%;房产税520万元,增3.2%;印花税260万元,增6.6%;城镇土地使用税520万元,增4%;土地增值税540万元,增7.8%;车船税450万元,增5.6%;耕地占用税840万元,增900%;契税1350万元,减22.2%;烟叶税6500万元,增8%;专项收入2140万元,增5.8%;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2310万元,增1.4%;罚没收入2490万元,增6.1%;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16480万元,增8.1%;其他收入570万元,增5.2%

2016年县级公共财政可用财力预计为130230万元(含预计当年上级专款补助38000万元),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130230万元,比上年增982万元。公共财政支出按照经济分类安排的主要情况是:基本支出74918万元(包括工资福利支出47795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7628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9495万元);项目支出55312万元(包括本级财力安排项目支出17312万元和预计上级下达专款支出38000万元)。

公共财政预算平衡情况是:全年公共预算收入4688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85581万元(含预计当年上级专款补助38000万元),上年结余87万元,收入总计132548万元。全年公共预算支出13023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318万元,支出总计132548万元。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草案

2016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3770万元,比上年增778万元,增长6%,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3340万元,增长13.4%。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6870万元(包括本级财力安排支出13770万元和预计上级下达专款支出2764万元),比上年增1105万元,增长7.0%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全年政府性基金收入13770万元,上级基金专款补助收入2764万元,上年结转336万元,收入总计16870万元。全年政府性基金支出16870万元。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目前我县无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收支,故2016年未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2016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37761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25586万元、财政补贴收入7736万元、利息收入486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35613万元,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31734万元。收支相抵,全县社保基金当年收支结余预算2148万元,年末滚存结余预算21014万元。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结余情况:本年收入预算9601万元,本年支出预算9569万元,当年收支结余预算32万元,年末滚存结余预算1467万元。

失业保险基金收支结余情况:本年收入预算1669万元,本年支出预算1629万元,当年收支结余预算40万元,年末滚存结余预算355万元。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结余情况:本年收入预算6615万元,本年支出预算6448万元,当年收支结余预算167万元,年末滚存结余预算5655万元。

工伤保险基金收支结余情况:本年收入预算714万元,本年支出预算663万元,当年收支结余预算51万元,年末滚存结余预算787万元。

生育保险基金收支结余情况:本年收入预算188万元,本年支出预算157万元,当年收支结余预算31万元,年末滚存结余预算920万元。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结余情况:本年收入预算12309万元,本年支出预算10876万元,当年收支结余预算1433万元,年末滚存结余预算9899万元。

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结余情况:本年收入预算6665万元,本年支出预算6271万元,当年收支结余预算394万元,年末滚存结余预算1931万元。

二、创新理念,破解资金瓶颈,确保财政平衡运转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加快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各级财政部门要审时度势、积极应对,科学分析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财税工作的新变化和新要求,发挥好财税政策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中的作用;要深入践行三严三实,继续秉持法治财政、民生财政、高效财政、阳光财政的理念,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更加突出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努力开创峨山财政发展新局面。

工作重点是在扩总量、调结构,做大经济蛋糕上下功夫,解决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在做项目、强争取,寻求上级支持上下功夫,解决自身支撑能力不足的问题;在扩内需、争投资,挖掘自身潜力上下功夫,解决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在帮企业、助实体,做大实体经济上下功夫,解决无稳定、可持续的税源基础的问题;在出良策、聚活力,改革创新突破上下功夫,解放思想引领不足的问题。

(一)依法理财规范用财行为。贯彻执行新预算法,准确掌握新预算法的精神、原则和各项具体规定,增强预算法治意识,自觉把新预算法的各项规定作为财政管理活动的行为准则,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努力做到四个坚持、四个确保。

坚持预算法定原则,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坚持预算严谨原则,在编制预算时要做到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坚持预算严肃原则,在预算执行中,一般不制定减少财政收入或者增加财政支出的政策和措施。坚持预算公开原则,经批准的预算、预算调整、决算、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及报表,在法定期限内向社会公开,并对重要事项作出说明。

确保预算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财政政策相衔接,做到勤俭节约、量力而行。确保预算执行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做到未列预算,不得支出。确保预算支出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做到保民生、保运转、保信誉。确保严格控制机关运行经费和楼堂馆所等基本建设支出,做到行政运行经费逐年递减。

(二)千方百计提高收入质量。面对收入质量不断下滑与刚性支出快速增长矛盾异常突出的局面,始终坚持把提高收入质量作为财政中心工作来抓,切实增强组织收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是强化预算执行分析。深入分析经济形势、财税政策、企业经营状况等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增强税收收入预测分析的时效性。二是加强收入征收管理。主动配合税务部门,加强对重点税源、主体税种的依法征管,努力挖掘增收潜力。强化税收稽查,加大对历史遗留税收的清查清收力度。强化对房屋租赁、餐饮等零星税源的征管力度。扎实推进非税收入征管改革,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三是抓好税源基础建设。主动介入招商项目的事前收入谋划设计,提高招商实效,培植后续财源,不断夯实税基。

(三)集中财力促进经济发展。进一步强化经济决定财政的科学生财观,充分利用财税政策和资金手段,推动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贯彻落实减免小微企业税收、提高营业税和增值税起征点等结构性减税政策,积极落实促进工贸企业稳定增长等一系列财税扶持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通过财政预算安排、融资、贴息等方式,积极支持交通水利、城市基础设施、工业园区建设,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培植财源,夯实税收基础。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进农村环境生态保护,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创新投融资方式,加快推进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租赁住房领域及地方融资平台公司项目转型中开展PPP示范项目建设,有效释放社会投资潜力。

(四)优化支出保障民生投入。在财政收支矛盾凸显的情况下,坚持将财力向民生倾斜。按照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宁过紧日子、不欠民生账,通过统筹资金,调整结构,压缩行政经费开支,缩减三公经费支出,建立健全行政支出递减机制,集中财力优先保障民生,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加大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投入。主要是认真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实施要求,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均衡发展;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多渠道补偿机制,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和保障水平;支持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动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人员全覆盖,实施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金并轨;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加大对困难群体的保障力度,健全对困难群众的动态补贴机制,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继续加大对现代农业和水利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完善有利于三农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积极争取夯实发展基础。面对收入增长乏力、收支矛盾突出的严峻财政形势,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争取上级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进一步完善向上争取资金奖惩办法,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要进一步增强项目意识,紧紧围绕国家一系列政策机遇,准确把握财政投资导向,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和专项资金补助,努力壮大财力总量,缓解财政运行困难,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一是加强与上级的汇报联系,实事求是地反映峨山发展中面临的困难,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对峨山的支持。二是紧紧围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两强一堡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和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部署,顺应国家及省市的发展导向和产业政策,结合我县实际推进项目储备库建设。三是继续完善向上争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跑项目、争资金的积极性,打造争不争不一样,跑不跑不一样,要不要不一样的竞争环境。使各部门树立项目工作就是首要工作的意识,确保对上争取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六)创新思维深化财税改革。一是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优化预算编审流程,健全财政支出定额标准化管理,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二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创新财政资金对经济发展的扶持方式,用财政贴息、以奖代补、公私合营等方式,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加快推进财政、金融和社会资本的融合,撬动社会金融资本投入实体经济。三是继续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对一般公共预算结转超过两年的资金一律收回预算,统筹使用。加大对结转规模较大的政府性基金的统筹使用力度。四是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更加突出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效益,建立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的预算绩效管理新机制,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完善绩效评价结果与部门预算资金安排等挂钩机制,建立预算绩效管理激励和问责机制。五是提高预算透明度。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规范公开时间、内容和范围,创新公开机制和监督方式,拓宽公开渠道和形式,除涉密信息外,政府预决算和部门预决算全部按功能分类细化公开到项级科目,基本支出按经济分类公开到款级科目。六是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体系,明确政府、社会力量等各方权利和责任,通过承包、委托、采购等方式选择社会力量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积极应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七是防范财政风险。严格按要求将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规范债券管理,规范政府债务举借方式,加强或有债务管理,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是十三五发展的新起点,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潜力共生的一年。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全面落实县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决策部署,秉承做大蛋糕、分好蛋糕、管好蛋糕的总体要求,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举措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为推动峨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以上报告,请予审查。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玉溪市峨山县财政局 发布人:石成益

主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承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4015938

运行维护: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峨山县双江街道桂峰路43号

滇公网安备:53042602000003号

网站标识码:5304260001  备案号:滇ICP备07500970号-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4015938,0877-4017511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