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峨山彝族自治县2013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 ...
发布时间:2015-03-12 08:06 来源:峨山县人民政府网 打印

2013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是峨山财政发展最为严峻、最具挑战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前所未有的财政收支压力,全县财税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顺势而谋,迎难而上,积极做好生财、聚财和用财工作,强化财源培植和收入征管,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政府举债信誉及重点项目支出需要,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

一、2013年预算执行基本情况

(一)财政收支执行情况

2013年全县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省口径)64,105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数71,202万元减收7,097万元,下降10%。主要是经济增速放缓、财源结构单一,主体税种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及两个所得税大幅减收所致。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3,714万元,完成年初人代会通过预算数50,000万元的107.4,完成调整预算数52,668万元的102%,比上年实际完成数45,186万元增收8,528万元,增长18.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3,066万元,完成年初人代会通过预算数39,390万元的109.3%,完成调整预算数42,000万元的102.5%,比上年增收7,474万元,增长21%;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0,648万元,完成年初人代会通过预算数10,610万元的100.4%,完成调整预算数10,668万元的99.8%,比上年增收1,054万元,增长11%。在税收收入持续下滑的情况下,地方财政收入和公共预算收入实现稳步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共预算非税收入的高幅增长而带动。

全年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支出133,619万元,完成年初人代会通过预算数114,450万元的116.8%,完成调整预算数127,611万元的104.7%,比上年实际完成数105,756万元增加27,863万元,增长26.4%。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19,876万元,完成年初人代会通过预算数101,900万元的117.6%,完成调整预算数115,000万元的104.2%,比上年增支25,184万元,增长26.6%;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3,743万元,完成年初人代会通过预算数12,550万元的109.5%,完成调整预算数12,611万元的109%,比上年增支2,679万元,增长24.2。财政支出增长主要是人员刚性支出快速增长,民生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维护举债信誉支出增加,搭建政府融资平台、拆临拆违及美化亮化等专项工作增加支出。

(二)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公共财政收支平衡情况。全年完成公共财政收入43,066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64,019万元(包括返还性收入2,187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9,004万元及专项转移支付收入32,828万元),上年结余2,131万元,调入资金12,879万元,收入总计122,095万元。全年公共财政支出119,876万元,加上解支出2,110万元(包括体制上解885万元、专项上解1,225万元),地方债券转贷还本支出58万元,支出总计122,044万元。收支相抵,年终地方公共财政预算结余51万元。

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情况。全年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10,648万元,加基金专项转移支付收入5,807万元,上年结余73万元,收入总计16,528万元。全年政府性基金支出14,340万元,加调出资金1,407万元,支出总计15,747万元。收支相抵,年终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下年支出781万元。

以上数字均为上报数,全县财政总决算待市财政局审核批复后还会有变化,届时再将变化情况向县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

(三)财政预算执行特点

2013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收支规模进一步扩大,实现四突破四落实;忧的是主体税源大幅下滑,税收收入增长乏力,收入质量持续偏低。

1、收支规模四突破2013年我县财政收支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收支总量再次刷新历史记录,实现了新的跨越和发展。一是地方财政收入突破5亿元,达到5.37亿元;二是公共预算收入突破4亿元,达到4.31亿元;三是地方财政支出连跨三个台阶,突破11亿、12亿、13亿达到13.36亿元;四是公共预算支出突破10亿、11亿两个台阶,逼近12亿达到11.99亿元。

2、支出保障四落实在资金调度异常困难的情况下,按照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促发展的原则,大力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优先保证重点支出需要。一是基本支出保障落实到位,工资和津补贴按月足额发放,保运转、保稳定支出足额到位,全年安排基本支出  万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  %。二是民生支出保障落实到位,坚持新增财力向民生倾斜,积极落实省、市、县关于民生的财政政策,全年财政安排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合计54,125万元,增长12%;用在农业水利、公共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等方面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支出合计33,177万元,增长46.4%。三是化解债务保障落实到位,在全年的预算执行中,解决历史债务    万元,较好地维护了政府举债信誉。四是重点项目支出落实到位,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确保重点项目、重点工作的顺利推进,全年安排拨付水利工程资金   万元、市政工程资金   万元、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   万元、通达通畅工程资金  万元、农村中小学建设资金  万元、农业生产扶持资金  万元、融资及工业经济发展资金  万元、生态环境保护资金  万元、新农村建设资金  万元、拆临拆违及拆除塑料薄膜大棚整治资金  万元等项目支出。

3、收入结构不尽合理。从收入情况看,全年公共预算非税收入突破亿元,完成16,406万元,增长1.05倍,占公共预算比重高达38.1%,较上年比重22.5%提高了15.6个百分点,同比增收8,391万元,增长1.05倍,成为支撑公共预算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而与此相反,税收收入持续下滑,税收增幅及占比一直位列全市县(区)末位,全年完成税收收入26,660万元,下降3.3%,占公共预算收入的61.9%,较上年比重77.5%下降了15.6个百分点。整体而言,非税比重偏大,收入质量不高,增收不能带来可用财力的增长。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圆满完成2013年目标任务

(一)多措并举保增长,努力完成全年收入任务

收入是支出的重要保障,围绕今年年初人代会确定的财政收入增长10%的目标任务,以及市政府对县(区)公共预算收入考核目标增幅17%,财税部门始终把组织收入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紧、抓好收入入库工作,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9%和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1%,圆满、超额完成了全年收入任务。

一是目标考核作基础。紧扣全年目标任务,早安排、早部署,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建立部门目标考核责任,实行进度与经费、任务与奖励双挂钩,充分调动抓征管、促增收的积极性,确保全年财政收入任务完成。

二是加强联动作保障。逐月分解收入任务,认真落实征管责任,大力开展综合治税,形成社会化协税护税网络和财税银联动征收网络体系,确保依法治税,应收尽收。

三是税源管理作保证。积极配合税务部门强化税收征管,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重点税种的监控;积极做好营改增试点工作,确保移交管户税收应收尽收,确保税收收入稳定增长。

四是非税增长作补充。加大政府非税收入收缴力度,积极创新非税收入管理模式,千方百计挖掘非税增长潜力,不断拓展财政增收空间。

(二)完善投入机制,着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年来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的优先方向,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一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全县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达到   万元(包括教育类、社会保障和就业类、医疗卫生类、住房保障支出类和政府性基金用于教育的支出以及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教育支出),占全县生产总值的   %,超额完成了财政教育投入达到GDP 4%目标任务。这些钱主要用于: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助学体系,改善办学条件,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中的薄弱环节的资金支出,包括寄宿制小学生、贫困初中生生活补贴   万元,学前教育困难学生、高中学生、职中学生助学金   万元,全面启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资金  万元,文具费及家离学校10公里以上学生交通费  万元,中小学校生均公用经费 万元,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资金  万元,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资金  万元,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资金  万元等。

二是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全年财政完成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920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加3,814万元,增长29.1%。积极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拨付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   万元;就业补助资金安排  万元,用于公益性岗位、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资金;扩大城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全年安排资金  万元;农村特困户救助、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等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切实帮助解决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

三是推进卫生医疗体制改革。全年财政完成医疗卫生支出9,812万元,增长0.7%。其中:拨付医疗保险资金   万元,医疗保障覆盖到干部职工、离退休老干部和城乡居民;继续提高参保农民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出达   万元,有效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资金安排  万元,用于提高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四是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全年财政完成住房保障支出6,029万元,用于公共租赁、廉租住房建设、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及危旧房改造,有效解决了城乡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三)整合公共资源,加快投融资工作有序推进

加强投融资工作,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整合公共资源,提高投融资工作的统筹性和协调性,保障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根据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县属投融资平台建设管理的意见》精神,结合峨山实际,通过摸底排查现有资源,由县财政牵头协调国土、住建等部门积极稳妥地推进县属融资平台的搭建工作,并促成组建峨山县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峨办通〔201338),提出《关于筹建峨山县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的报告》(峨金办发〔20131号),明确金融办的主要职责,为下一步投融资金融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2013年基本完成县属投融资公司市场化改革工作,成立了土地储备中心、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禹润水利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丰住房和市政开发有限公司、天成工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和彝兴恒达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6家县属投融资平台,全年累计完成融资任务32,433万元,为峨山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四)抓改革细管理,努力提高财政管理效能

一是财政改革不断深化。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管理改革,扩大部门预算编制范围,完善定额标准体系和项目预算管理模式,强化预算约束,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全面完成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及一体化财政管理信息系统推广实施工作,进一步提高财政信息化水平,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全县204个国库集中支付预算单位,全部纳入平台上线操作,财政管理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进一步强化了银行账户管理,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加快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改革,采取单位自评、财政部门重点评价等方式,开展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探索了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的新路径。

二是财政管理不断加强。加快预算支出进度和财政结余结转资金清理力度,努力提高财政支出的均衡性。加强对财力、资金的动态分析,做到统筹考虑,分轻重缓急,确保重点支出需要,保证预算收支平衡,促进财政的良性循环发展。政府性债务管理不断加强,严格执行举债审批制度,完善政府性债务偿还机制,建立政府债务良性循环机制,主动防范和化解公共债务风险,切实降低财政风险,确保财政平稳运行。加强财会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质,提升了财政管理水平。

三是监控机制不断健全。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绩效评价等制度改革,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全年国库集中支付资金总额达到 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 以上。政府集中采购规模  万元,资金节约率 。坚持经费保障与行政成本控制相结合、行政责任与加强监督相结合,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厉行节约、压缩一般性财政开支,对公务购车用车、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境)等支出实行零增长。

各位代表,2013年全县财政工作顺利完成年初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这是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指导和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政改革与发展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全县财政收入质量不高,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尚需努力,财政收支矛盾十分尖锐,深化财政改革责任重大,政府债务负担沉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财政监督和管理水平有待继续加强等。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恳请各位代表、委员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一如既往地对财政工作给予支持和指导。

2014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2014年我县经济发展形势仍将十分严峻。在财政收入方面,多年持续增长后,税收增长的幅度不断下降,特别是在新的一年,在国家减税让利的背景下,税收收入将进一步减少。在支出方面,工农业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刚性支出需求巨大,偿债任务十分艰巨。所以,要保持财政平稳运行十分困难。

一、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014年全县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县委第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基调,紧紧围绕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文旅活县、科教兴县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调结构、转方式、抓投资、增总量、重民生的发展思路,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做好开源节流和向上争取,强化财源培植和收入征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预算安排的基本原则是坚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统筹兼顾原则,按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支出,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会议经费,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保障各项重点支出需要。

二、2014年财政预算安排情况

(一)地方财政收入预算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财政工作总体要求,2014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安排60,230万元,比上年增6,516万元,增长12%。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48,300万元,比上年增5,234万元,增长1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1,930万元,比上年增1,282万元,增长12%。

公共财政预算主要收入项目安排情况是:增值税4,510万元;营业税8,000万元;企业所得税1,520万元;个人所得税400万元;资源税3,000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1,400万元;房产税600万元;印花税350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600万元;土地增值税600万元;车船税360万元;耕地占用税3,000万元;契税1,000万元;烟叶税6,000万元;专项收入2,920万元;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3,800万元;罚没收入4,400万元;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340万元;其他收入5,500万元。

(二)地方财政支出预算

2014年县本级财政可用财力预计为128,600万元(含预计当年上级专款补助39,389万元),地方财政支出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安排128,600万元,比上年实际支出数133,619万元减5,019万元,下降3.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110,000万元,比上年减9,876万元,下降8.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8,600万元,比上年增4,857万元,增长35.3%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按照经济分类安排的主要情况是:基本支出59,986万元(包括工资福利支出31,826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7,356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20,804万元);项目支出50,014万元(包括本级财力安排项目支出16,514万元和预计上级下达专款支出33,500万元)。

(三)2014年地方财政收支预算平衡情况

根据现行财政体制计算,我县2014年公共财政预算平衡情况是:全年公共预算收入48,3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3,949万元(含预计当年上级专款补助33,500万元),上年结余51万元,收入总计112,300。全年公共预算支出110,0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300万元,支出总计112,300万元。收支平衡。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全年政府性基金收入11,930万元,上级基金专款补助收入5,889万元,上年结转781万元,收入总计18,600万元。全年政府性基金支出18,600万元。收支平衡。

三、2014年财政工作重点及措施

2014年是十二五承前启后的攻坚之年,面对更加严峻的财政形势,我们将进一步坚定信心,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解放思想,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切实做好开源节流、保运转、促发展的各项工作,努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一)坚持发展优先,促转变、增财源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发展增收效益增收的意识,积极筹措资金,支持重点项目、交通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缓解发展瓶颈制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发展和做大做强园区经济;认真落实招商引资和向上争取资金考核奖惩办法,促进单位加强与省、市部门的联系与沟通,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和专项资金补助,为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搞好融资平台规范工作,充分发挥融资为地方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和硬化财政收入目标考核责任制,做到人人有任务,层层抓落实,努力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财政收入的良好局面,确保全年收入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坚持以人为本,保民生、促和谐

按照公共财政要求,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发挥财政支撑、保障、引导三大作用,建立完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完善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加大科技投入,落实好鼓励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传统产业科技创新;认真落实财政支持节能减排政策,增强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支持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公共预算支出总量的比重;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进程,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和多渠道补偿,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支持做好社会保障工作,保障低收入人群基本生活,落实优抚安置和社会救助政策,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文化投入,着力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坚持与时俱进,抓改革、细管理

深化财政管理改革,加快推进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公共财政管理改革。深入推进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组织管理改革,完善一体化运作机制,强化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职能;进一步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坚持绩效优先、约束有力、规范透明,有序推进部门预算编制与绩效评价相结合,促进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完善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机制,全力推进公务卡改革;有序推进政府采购公共服务。按照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建立完善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确保实施公共管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以及落实各项民生政策的基本财力需要。继续打造阳光财政,加快推进预算信息公开,不断提高预算透明度和信息公开度,增强财政工作公信力。加强财政监督管理,确保财政资金运行到哪里,监督检查和跟踪问效进行到哪里;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和融资平台管理,推行风险评价预警,切实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形成融资规范、运行高效、风险可控的长效机制,努力防范财政风险。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玉溪市峨山县 发布人:信息科

主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承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4015938

运行维护: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峨山县双江街道桂峰路43号

滇公网安备:53042602000003号

网站标识码:5304260001  备案号:滇ICP备07500970号-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4015938,0877-4017511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