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江街道办事处:
《双江街道办事处关于报送峨山县双江街道2025年以工代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峨双办请〔2024〕53号)收悉。建设该项目对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研究,原则同意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具体批复如下:
一、项目名称
峨山县双江街道2025年以工代赈项目。
二、项目代码
2408-530426-04-05-743850
三、项目实施单位
峨山县双江街道办事处
四、项目建设地点
峨山县双江街道总果村委会丁皎组
五、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改扩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周边机耕路8.6公里及配套排水沟3.2公里、挡土墙971立方米等。
六、项目建设周期
项目计划建设周期为8个月。
七、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工程总投资246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上级补助246万元。
八、劳务报酬及用工情况
项目预计带动就业60人,发放劳务报酬共计76万元,占投入以工代赈资金的30.89%,项目完工后预计设置公益性岗位1个。
九、项目招标
对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按照《招标投标法》、《以工代赈管理办法》及《村庄建设项目施行简易审批》的有关要求,可以不进行招标。应当依照政府采购法律制度规定,采用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等非招标方式择优选择承包商。此项目按照村民自建的方式组织施工。
十、其他事项
接文后,按照项目管理程序和以工代赈相关要求,一是进一步优化初步设计方案,在方案或概算中对应劳务报酬予以单列,具体内容包括务工岗位设置、吸纳用工人数及工资标准等。二是完成与本项目相关的审批手续。三是规范执行项目“四制”建设规定。四是项目业主要通过召开社员大会、院坝会等方式宣传以工代赈政策,再次对有意愿的务工群众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实名制台账。并留存会议照片和摸底调查台账备查。结合就业意愿和工程项目建设用工需求,充分利用项目施工场地、机械设备等,采取“培训+上岗”等方式,联合施工单位开展岗前技能培训和安全生产培训。五是项目业主与施工企业在签订施工合同时,应积极吸纳返乡农民工、农村脱贫人口、易返贫致贫监测对象和其他低收入群体等、劳务报酬发放比例占上级补助资金的30%以上,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尽量提高项目资金中劳务报酬发放比例等要求纳入合同约定条款。项目业主要督促施工企业与务工群众签订务工合同,合同内容应包括务工人员信息、务工岗位、发放工资标准等列入合同相关条款。六是项目施工时能用人工的尽量不用机械、能用当地群众的尽量不用专业队伍。七是施工单位要每月核定务工群众劳务报酬,形成工资发放表,按程序报项目业主单位审定后,在相关村(社区)公示栏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不少于7天,公示无异议后经务工群众签字确认,通过银行卡发放至本人,并将劳务报酬发放台账、银行打款凭证等送县发展改革局备案。并做好项目绩效,留存公示文件、相关影像资料、项目农民工身份证复印件、务工台账、工资发放台账等及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各个环节资料,作为项目资料存档以备审查。监理单位要把以工代赈务工人员在施工现场的务工组织管理和劳务报酬发放等作为工程监理的重要内容。八是项目竣工后要建立项目永久性公示牌,明确项目名称、建设时间、资金来源、建设单位、设立公益性岗位的工种及数量等信息。九是项目业主单位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等,围绕以工代赈建设任务、以工代赈用工环节、组织当地群众开展培训情况和成效、吸纳当地群众务工就业情况和成效(包括返乡农民工、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当地群众获取劳务报酬情况(包括当地群众劳务报酬占市级及以上财政资金比例、是否公示到位、形式是否规范、时间是否及时等)等开展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项目竣工验收、审计决算的重要参考。工程验收后,必须及时办理移交手续,明确产权,建立资产台账,落实工程运行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制定管护制度,确保项目建设成果得到巩固,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十是工程建设中要严格按照批复的项目名称、内容、规模和工期进行建设,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建设资金,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变更建设地点、内容和规模,如确需调整,须按程序报批。
此复。
附件:双江街道办事处关于报送峨山县双江街道2025年以工代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峨双办请〔2024〕53号)
峨山县发展和改革局
2024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