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第二届中国大学生健身瑜伽锦标赛在峨山彝族自治县圆满落幕。这场汇聚全国52所院校427名运动员的青春盛会,以瑜伽运动为纽带,在彝乡大地上书写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篇章。
赛事搭台,构建跨地域交流桥梁
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大学生运动员齐聚峨山,在三天的竞技比拼中,围绕31个级别和分组展开角逐,最终诞生93个奖项。赛场之上,运动员们以规范的体式展现瑜伽魅力,用默契的配合演绎团队风采,“刚柔并济、内外兼修”的精神风貌成为跨越民族的共同语言。各地参赛选手在分享喜悦与遗憾的交流中,打破了地域与民族的隔阂,让友谊默默生根发芽。
文体交融,构筑文化认同根基
作为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和“全国彝族花鼓舞之乡”,峨山将赛事与本土文化无缝衔接。运动员们在比赛之余走进嶍峨古镇,踏青石板路、逛非遗小店,欣赏热情奔放的彝族花鼓舞,聆听韵味独特的彝族四腔,与当地各族群众围着篝火共同热舞,沉浸式感受滇中非遗魅力。这种“赛事+文旅”的融合模式,让现代体育精神与传统民族文化碰撞共鸣,使运动员从“赛场竞技者”变为“文化交流者”,在亲身体验中增进了对彝族文化的认同与喜爱。
体旅联动,拓展交融实践维度
借助赛事契机,峨山精心打造“赛事+旅游”融合路径,引导各族选手与游客走进彝乡山水。在玉竹峰海的翠竹间体验青山绿水,在洛泉、摆衣寨等民族村寨感受民族风情,在特色集市品尝“坡脚杂菜”“舂鸡”等地域美食,让参与者在沉浸式体验中拉近了与当地民族的心理距离。
全民参与,共绘民族团结画
赛事举办期间,峨山各族群众以多种方式参与其中,200余名志愿者提供暖心服务,公安、卫健等部门协同护航,各族群众为选手加油助威。这种“共办赛事、共享盛会”的氛围,让来自各地的运动员深刻感受到彝乡人民的热情好客,也让各民族在互帮互助中拉近距离、凝聚情感,生动诠释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刻内涵。
此次锦标赛的成功举办,印证了体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独特魅力。它不仅为大学生搭建了技艺展示的平台,更成为峨山“体育+文旅”融合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以体育为媒介促进了地域文化传播与各民族情感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了青春活力。(转自峨山统一战线 撰稿:中共峨山县委统战部 普俊赟)
首页
了解峨山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滇公网安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