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发挥各村(社区)服务各族人民、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峨山县小街街道以“共享一座城 共建一个家”为总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宣传教育、保障权益、完善服务为工作着力点,组织辖区内14个村(社区)开展了一系列主题突出、特色鲜明、载体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立足社区小舞台,共绘团结新画卷
小街社区:
小街社区是整个街道的民族交融地,各民族在此和谐相处,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社区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开展舞狮表演、会议座谈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在丰富各族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润物无声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同唱一首歌,同为一家人
兴旺社区:
组织全体社区干部和部分群众观看学习《若水的声音》,向他们学习唱响民族团结和谐曲,把对祖国真挚的爱唱给全国人民听,让社区各族人民对祖国的美好祝愿在广袤大地上唱响、激荡。
强化理论强基础 ,入户宣讲聚民心
由义社区:
社区干部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等系列读物来强化理论强基础,并践行入户宣讲等方式向社区群众宣传民族团结相关政策内容来聚拢民心,在社区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促进社区内各民族团结互助。
以青春担当,培育民族团结之花
文明社区:
向初、高中生开展毕业生座谈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向同学们讲述社区内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故事,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发言,分享各自在学习、生活、文化融合等方面的感悟与收获,表达了对各民族同胞友好相处、共同进步的美好愿望。
民族团结大家亲,幸福和谐小家美
永昌社区:
通过组织村干部召开当前民族宗教重点工作会议、评选“最美家庭”“最美庭院”“民族团结示范家庭”、共建“家长学校”等活动,既显著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又能准确掌握社区少数民族情况,有效凝聚各方力量扎实开展民族宗教工作,营造良好的民族团结氛围。
互帮互助话邻里,团结友爱促和谐
舍郎社区:
积极倡导各民族群众间开展“一对一”或“多对一”的结对帮扶活动,特别是针对困难家庭、孤寡老人等群体,提供生活上的帮助和情感上的关怀,让民族团结的温暖深入人心。居民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让他们更加珍惜彼此间的和谐共处,愿意为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团结宣传“看得见”,团结意识“入得心”
牛白甸社区:
不断宣传民族团结的重要性,通过悬挂标语、制作宣传栏、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宣传实效,及时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及民族知识,让辖区居民群众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同时,还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讲活动,加强社区居民民族团结精神文明宣传教育,让民族团结工作接地气、落实处。
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大维堵村委会:
小街社区是整个街道的民族交融地,各民族在此和谐相处,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社区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开展舞狮表演、会议座谈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在丰富各族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润物无声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大喇叭”促进“大团结”
棚租村委会:
通过村内大喇叭开展党的民族政策法规知识宣传教育,播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一家亲》等一系列民族团结音频,在村内营造良好的民族团结氛围,使全村在“大喇叭”中汲取团结养分,不断促进村内各个民族的“大团结”。
多举措推动民族团结,走“新”更走“心”
雨来救村委会:
通过多种形式向村民宣传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邀请驻村第一书记张潇然为大家上“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专题党课,加深村民们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理解;播放宣传民族团结视频,展示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和风俗习惯,增进村民对不同民族的了解和尊重;开展交流活动,鼓励各族村民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故事,促进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让村民们充分认识到,我们共同生活在这里,每个民族都是大家庭的一员,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小街街道14个村(社区)都积极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融入到社区党建大格局中、融入到社区管理之中、融入到(村)社区精神文明创建等各项工作中,努力通过与村(社区)建设的互动达到共进,进而形成“信息共享、资源互换、齐抓共管、共促双赢”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峨山县小街街道将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更加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确保高质量完成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