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龙潭乡大麻栗树组一派繁忙景象,机械轰鸣、铁锹翻飞,平整场地、铺设管网……在这片火热的工地上,不见专业队伍身影,唯有村民躬身作业。“建设自己的家乡还能挣钱,又不用出远门,我们有使不完的力气。”擦着汗的脱贫户施奉武说道。
铁锹翻飞处,夯声回荡中,阡陌巷道展露新颜。当汗水浸润乡土,一幅工笔勾勒的振兴图景正在这个村庄破茧成蝶。
大麻栗树组共有脱贫户和监测对象12户24人,一般农户107户336人,人口多为农业人员,劳动力富余。近年来,大龙潭乡持续发力人居环境整治,在“整治提升”上下功夫,在“常态长效”上做文章,全乡人居环境改善明显。但大麻栗树组内污水直排、道路破损等现象仍然突出,基础设施滞后制约了村庄的发展和宜居度提升。
大龙潭乡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整合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项目和以工代赈建设项目等资金,采取以工代赈村民自建方式推进大麻栗树组垃圾房、氧化塘、污水管网、道路修缮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村庄环境,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的同时,吸纳脱贫户和三类监测人员就近务工,提高脱贫户和三类监测人员的收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我们按照‘能用人工尽量不用机械,能用当地群众的尽量不用专业队伍’的要求发动大麻栗树群众参与建设家乡,大家都铆足了劲。”司城村党总支书记朱联春说。“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我们采用‘村民自建’模式,成立项目理事会全程监督进度、质量和资金使用。”
自项目破土动工以来,该项目已完成新开挖道路700余米、十余处小景点打造、新建开挖氧化塘工程、污水主管道开挖350米以及部分雨水沟浇筑、分户污水管安装铺设等工程内容。截至目前,已带动24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下一步,我们将科学规划布局管道,加强现场施工监督管理,合力推进管网铺设、氧化基础设施建设、垃圾房建设、道路修整修缮等,确保项目稳步推进,”大龙潭乡党委副书记施妍蕾说道,“同时,我们切实把该项目作为撬动乡村振兴、就业带动的‘杠杆’,鼓励当地群众投工投劳,建言献策,凝心聚力‘赈’出乡村振兴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