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前屋后整洁有序,村间道路干净畅通,昔日杂物乱堆的角落变成了小花坛……行走在如今的岔河乡,一幅生态宜居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近年来,岔河乡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以构建长效治理机制为目标,在实践中持续探索,推动全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迈向新台阶。
健全工作机制 压实整治责任
2014年,岔河乡河外村鹏展组率先探索出“三联户一集中”工作模式,通过农户间联动协作与定期集中清理,精准破解了环境卫生“各扫门前雪”的治理难题,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为更好适配新时代治理需求,岔河乡在持续保留并深化“三联户一集中”模式核心优势的基础上,同步构建“网格包联工作机制”,双机制并行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凝聚干群合力 激发参与热情
环境整治,核心在于发动群众。岔河乡注重发挥村组干部的带头作用和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在包联干部的组织与带动下,广大农户积极投身于村庄清洁行动,集中对主干道沿线、公共绿化区域、房前屋后卫生死角及乱堆乱放现象进行彻底清理。
通过持续的宣传教育与示范引领,“人人参与、家家行动、共建共享”的文明新风尚已在全乡范围内普遍形成,有效激发了群众维护美丽家园的内生动力。

巩固整治成效 促进常态长效
人居环境整治非一朝一夕之功,重在常态长效。为巩固整治成果、防止问题反弹,岔河乡着力构建正向引导与反向约束并重的长效机制,一方面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明确“门前三包”责任,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文明庭院”评选,倡导文明生活习惯,让“爱干净、讲卫生”成为群众自觉行动。

另一方面全面推行“红黑榜”及“人居环境整治曝光台”制度,定期组织明察暗访,对各村环境卫生问题进行拍照、录像形成反面典型案例,在“黑榜”和“曝光台”集中公开通报,直面问题、曝光短板,通过层层传导压力、明确限期整改要求,以动态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工作针对性与实效性,确保各项整治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如今,岔河乡已形成“人人关心环境、户户参与整治、层层压实责任”的良好氛围,不仅擦亮了乡村生态底色,更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为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和美乡村奠定坚实基础。
首页
了解峨山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滇公网安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