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夜校搭“桥梁” 综治赋能绘“平安”——岔河乡以家长夜校解锁基层综治维稳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11-13 11:21 来源:岔河乡人民政府 打印

 在岔河乡河外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场以“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共建共治平安和谐岔河”为主题的家长夜校如约开讲。主讲人来自乡综治中心,他将政策的宏阔叙事,转化为家长里短的贴心话语,让家长们在晚间“充电”中,既懂育儿之道,更明治理之责,让家长夜校成为基层综治维稳的“移动课堂”与共建共治的“纽带桥梁”。

 0031.jpg

课堂上,工作人员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破题,围绕“基层治理离我们有多近”展开讲解:从网格员日常走村入户排查矛盾纠纷、帮扶特殊群体的工作场景,到村民主动提供治安线索、参与邻里调解的真实案例,清晰勾勒出“人人都是治理参与者”的图景。工作人员现场讲解,告知大家遇到宅基地纠纷、安全隐患等问题,可通过“联系网格员+村级综治中心反馈”双渠道解决,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治理理念落地生根。

0032.jpg

普法宣传环节,工作人员聚焦农村高频法律需求“靶向授课”。结合近期高发的电信诈骗案例,手把手教家长们识别“诈骗话术”、守住“钱袋子”。讲解“依法维权”与“理性调解”的边界,让法律条文从“纸上”走进“生活”。“不用吵得脸红脖子粗!”村民李大哥的话,道出了不少家长的心声——普法不是“背法条”,而是学会用法律思维化解生活难题,从源头减少矛盾冲突。

“家暴不是‘家务事’,而是违法行为!”在反家暴专题讲解中,工作人员的这句话掷地有声。他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明确告知家长们“哪些行为属于家暴”“遭遇家暴该向谁求助”,此次讲解不仅让家长们认清家暴的危害性,更唤醒了大家“主动干预、共同监督”的意识,让反家暴成为守护家庭平安的“集体共识”。

0033.jpg

 下一步,岔河乡将持续深化课程内涵,围绕群众最关切的问题,动态优化教学内容,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与实效性。真正让“家长夜校”成为激活基层治理的“金钥匙”,以家庭“小平安”汇聚全乡“大和谐”,为推进岔河乡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岔河筑牢坚实根基。 

主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承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4015938

运行维护: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峨山县双江街道桂峰路43号

滇公网安备:53042602000003号

网站标识码:5304260001  备案号:滇ICP备07500970号-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4015938,0877-4017511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