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
把专业健康服务送到基层妇女身边
传承峨山彝绣非物质文化遗产
激活传统技艺的当代价值
峨山县妇联联合双江街道妇联
在双江街道猊江社区组织开展
“巾帼健康大篷车”下乡
与“党建+妇建+彝绣”工作坊活动
以多元服务为辖区妇女送上健康与发展“双礼包”
大篷车开课传新知 膳食智慧护健康
上午9时,全国妇联“巾帼健康大篷车”系列服务准时走进双江街道猊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玉溪市医学会会员、峨山县人民医院内分泌专业骨干医师曹杨枚带来《健康饮食观念》专题讲座。围绕“健康中国2030”规划要求,曹杨枚以通俗语言拆解合理膳食结构,从主食粗细搭配、蛋白质精准摄入到油盐糖控制标准逐一详解,针对女性特殊生理阶段的营养需求给出定制建议。现场设置互动问答环节,居民们踊跃提问,曹杨枚结合实例解答,帮助居民快速掌握要点。这场充满实用性的主题讲座,让在场妇女直呼“听得懂、用得上”,切实筑牢辖区居民健康生活基础。
绣坊传艺筑梦想 党建引领赋新能
与此同时,“党建+妇建+彝绣”工作坊同步拉开帷幕,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会员、非遗传承人刘翠玲带领20名学员开启创作之旅。“传统彝绣要想焕发新生,必须融入现代审美,例如这朵山茶花的针脚可以更灵动些。”刘翠玲一边演示针法,一边讲解“非遗+文创”的创新理念。随后,刘翠玲带领学员们进行荷包制作。绣娘们手中的丝线在香料填充的荷包上穿梭,谈笑间交流技法心得,原本陌生的邻里渐渐熟络。据悉,成品将在社区工作室展示展销,销售收入扣除成本后全额返还绣娘。这一模式不仅帮助绣娘实现居家灵活就业创业、推动非遗文化活态传承,更有效促进“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的正向转化。
入户送包暖民心 健康关怀惠民生
活动尾声,妇联干部与志愿者组成的服务队扛起“母亲邮包”走进困难妇女家中。打开鲜红色的家庭健康包,电子血压计、护腰带、应急小药箱等物资一应俱全,附带的健康手册用漫画图解常见疾病预防知识。“这个血压计我天天能用,太贴心了!”接过邮包后,已80高龄的龙琼玉感动不已。工作人员一边帮老人调试仪器,一边宣讲冬季养生要点,详细记录其健康诉求并纳入关怀台账,彰显出“健康中国 母亲行动”的暖心底色,传递着“娘家人”的温暖接力。
近年来,双江街道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妇联搭台、服务惠民”工作模式,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精准对接妇女在健康保障、文化传承、就业创业等方面的迫切诉求,以多元服务织密民生保障网,用实际行动激活基层治理的“巾帼动能”。
下一步,双江街道将继续整合多方资源,优化服务供给,让健康保障更有力度、文化传承更有活力、民生关怀更有温度,切实为辖区妇女的幸福生活“加码”,为基层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首页
了解峨山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滇公网安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