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双江街道新村掌盛云仙人掌种植基地,50厘米高的仙人掌整齐排列,饱满的绿掌在阳光下舒展,层层叠叠的叶片透着蓬勃生机,这片今年6月才引进的特色作物,已在乡土间扎下深根,为当地产业振兴注入新活力。
“从安宁引进的84亩仙人掌试种成功后,8月又流转三台坡和小街街道土地扩大种植,目前总面积已达300多亩。” 基地负责人郝继文蹲在田垄边,轻抚着厚实的掌片介绍,当前仙人掌正处于旺盛生长期,预计明年4月进入挂果期,7至8月即可迎来首次采收。作为耐旱易活的“懒庄稼”,基地种植的云钻、滇红、宝塔三个仙人掌品种尽显产业优势:一次种植可终身受益,成活率高且管护简便,契合本地种植条件。
“明年亩产预计达 500至600公斤,后年就能突破一吨。” 郝继文算了笔经济账,按今年60至98元的分品种市场价,仅鲜果就能带来可观收益,而仙人掌叶片还可加工保健品、化妆品、药品,兼具食用价值,产业链延伸空间广阔。其中种植量最大的 “云钻” 品种,更成为他寄予厚望的 “增收主力”。
为破解销售难题,基地早早搭建起多元渠道。“我们将引进专业主播在抖音平台直播带货,同时与安宁仙人掌企业建立合作,多的鲜果直供企业,缺货时也能从企业调货补充。” 郝继文表示,线上线下联动的模式已打通产销闭环,为明年丰收后的销售筑牢基础。对于当地村民而言,仙人掌基地已成为“家门口的饭碗”。土地流转后,村民从传统农耕中走出来,转身成为产业工人。基地优先雇佣本地群众从事管护工作,灵活的务工时间与每日110元的稳定收入,让“顾家”与“挣钱”得以兼顾,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从84亩试种到300亩规模化发展,掌盛云仙人掌基地不仅为双江街道培育了特色种植新赛道,更以 “产业发展 + 就近就业” 的模式,让群众在产业成长中分享收益,为乡村振兴写下生动注脚。
郝继文望着连片的绿苗表示,下一步计划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带动周边农户合作发展。同时将积极探索深加工路径,开发仙人掌系列食品,着力提升产品附加值,让这些"绿色珍宝"既成为双江特色农业的新名片,更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致富果"。(基层党建办 宣传)
首页
了解峨山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滇公网安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