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江街道:用“好”用“活”非遗助推优秀家风传承
发布时间:2025-02-11 11:39 来源:峨山县人民政府网 打印

非遗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家风家训是文明的传承

近年来,双江街道立足历史文化底蕴

将非遗传承与优秀家风家训相结合

有效激活了非遗文化在凝聚群众、引导群众、

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中的作用

探索出了一条非遗文化助力文明乡风建设的新路径

注重人才保护,挖掘文化内涵

双江街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悠久,拥有竹编、四弦、雕刻、刺绣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年来,街道多举措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育和支持,培养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徐宝安、玉溪市民族民间工艺师杜国洪、县级民间工艺师董会琼等一批非遗传承人,鼓励其发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作用,走进社区、走进校园,释放非遗文化魅力。在萃秀书院一楼,非遗传承人李绍萍为孩子们带来关于彝族刺绣技艺的精彩讲授,通过围绕彝族刺绣的历史渊源,讲述每一种针法背后蕴含的文化故事,用非遗技艺唤醒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感知与传承渴望,在一针一线间传递着勤劳坚韧、质朴善良的家风,助推优秀家风家训传承与发扬。

开展特色活动,搭建传承平台

充分利用传统节庆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契机,通过“非遗+家风家训”的融合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展现非遗在融入现代生活、助推乡风文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以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验示范基地首届彝族花鼓舞大赛为契机,选派双江街道花鼓舞队、双江街道新村花鼓舞队参加比赛,其中双江街道花鼓舞队荣获二等奖,展现出队员们的良好精神面貌、吃苦耐劳的坚韧品质,使得非遗传统舞蹈在生产生活环节中出镜出彩,保持了旺盛活力。组织开展“非遗传承暖人心”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系列活动,通过带领孩子们制作窗花、剪纸、灯笼、练习书法,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非遗魅力,锻炼了动手与创造能力,让传统文化在心中生根发芽。利用寒暑假期,带领孩子们走进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通过近距离欣赏非遗展品、聆听非遗故事,让孩子们沉浸式领略家乡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拓宽文化视野,激发孩子们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

聚焦宣传教育,弘扬优秀文化

一方面,线上充分借助“嶍韵双江”公众号平台,定期发布非遗文化与家风家训相关的专题文章,讲述双江非遗项目如竹编、刺绣中蕴含的家风传承故事,展现非遗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在18个村(社区)组织开展非遗文化和家风家训故事宣讲会,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熏陶。在社区活动中心设立宣传展台,展示精美的刺绣、精巧的竹编等非遗作品,通过工作人员现场讲解,与居民互动交流,进一步加深大家对非遗文化与家风家训的理解与认同,全方位弘扬优秀文化,营造浓厚的文化传承氛围。

下一步,双江街道将用“好”用“活”非遗

继续以多种形式开展家教家风建设活动

真正将良好家风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行动自觉

为建设新时代文明和谐双江贡献力量

图文:党建办 宣传

主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承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4015938

运行维护: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峨山县双江街道桂峰路43号

滇公网安备:53042602000003号

网站标识码:5304260001  备案号:滇ICP备07500970号-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4015938,0877-4017511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