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至8月1日,为期5天的小街街道永昌社区暑假假期班活动吸引了13名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志愿者和40余名活泼可爱的学生参与其中。这五天里,社区活动室从清晨到傍晚都充满了生机,志愿者们用青春的活力和专业的知识,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充实又有趣的假期天地,共同编织了一段段难忘的夏日记忆。
开班首日,安全教育与劳动教育并行。开班第一天,街道妇联主席到社区作开班动员,详细介绍了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与安全事项,鼓励孩子们把握学习契机,享受求知之乐。假期班的第一课便是安全教育课,街道“809000”宣讲团的青年宣讲员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有趣的动画,向孩子们详细讲解了溺水的危害和自救方法。“如果看到有人落水,大家不能自己跳下去,要大声呼救,找大人帮忙,还可以扔救生圈、竹竿这些东西。”宣讲员耐心地讲解,孩子们认真地听讲。
社区环境卫生清扫活动让孩子们热情高涨。他们拿着扫帚、垃圾袋,跟随大学生志愿者认真地清扫着社区的角落。通过这次劳动,孩子们不仅体会到了清洁工人的辛苦,更感受到了为社区贡献力量的责任与担当。
趣味课堂,知识与欢乐的奇妙碰撞。科学实验课上,碘伏遇维C泡腾片的液体显字实验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志愿者老师先在白纸上用碘伏写下几个神秘的字,然后将维C泡腾片放入水中溶解,再用棉签蘸取溶液涂抹在白纸上。当白纸上渐渐浮现出“我爱科学”四个字时,孩子们惊呼连连,纷纷凑近观察。“太神奇了!这是为什么呀?”一个小女孩拉着志愿者的衣角问道。志愿者耐心地解释:“这是因为碘伏具有氧化性,而维C泡腾片里的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它们发生了化学反应,所以字迹就显现出来啦。”孩子们点点头,对化学知识的兴趣被深深勾起。
纸杯投影仪实验同样精彩,志愿者老师提前准备了纸杯、手电筒和透明胶带,教孩子们在纸杯底部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然后用透明胶带封住,再把纸杯底部对着墙壁,用手电筒从杯口照进去。墙上立刻出现了图案的影子,孩子们兴奋地欢呼起来。他们纷纷拿起自己制作的纸杯投影仪,在墙上投射出各种图案,活动室里变成了一个光影的世界。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轻松理解了这个科学原理,探索欲被充分激发。
手工课堂,指尖绽放创意与想象。手工课堂是孩子们发挥创意的天地,指尖的灵动让想象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在制作植物粘贴画活动中,志愿者老师带着孩子们深入社区,收集各种形状各异、色彩斑斓的树叶和花瓣。回到活动室,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开始了自己的创作。有的孩子用叶片拼成了一只可爱的小猫,有的孩子用花瓣、树叶粘出一只只蝴蝶,还有的孩子用树叶组合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孩子们在剪裁和粘贴中锻炼了动手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指尖绽放。
色彩斑斓的扭扭棒更是让孩子们爱不释手。这些看似普通的扭扭棒,在孩子们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或绕、或弯、或折、或缠,不一会儿,一个个创意小物件就诞生了。孩子们互相展示着自己的作品,活动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课外运动,释放活力增进团队协作。除了丰富的室内课程,社区小广场也成了孩子们的欢乐天地,丰富多彩的课外运动让大家在挥洒汗水中释放活力。拔河比赛时,孩子们分成两队,紧紧抓住绳子,身体后倾,使出浑身力气。“加油!加油!”的呐喊声此起彼伏。
乒乓球台前,孩子们握着球拍,有模有样地发球、接球。有的孩子动作略显生疏,球总在台上来回不了几下就落地,但在志愿者的示范教学下,渐渐找到了感觉。小小的乒乓球在球台上来回飞舞,孩子们的眼神紧紧跟着球的轨迹,专注又投入。
篮球场上,孩子们分成小组进行投篮练习和简易对抗赛。有的孩子奋力起跳投篮,有的在场上灵活地跑动传球。汗水浸湿了衣衫,却挡不住他们脸上的笑容。在运动中,孩子们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学会了团队协作与坚持。
博物馆游学,播下文化传承的种子。7月31日上午,永昌社区联合县妇联、街道妇联组织孩子们坐上了前往峨山县博物馆的大巴车。一路上,孩子们像一群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博物馆里会有什么。走进博物馆,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讲解员带着孩子们一边参观,一边生动地讲解着峨山的历史和文化。当看到彝族花鼓舞相关展品时,讲解员详细介绍了其起源、发展和特点,还现场演示了几个简单的鼓点动作,孩子们有模有样地学习,兴趣十足。
在玉溪花灯戏的展区,孩子们看到了精美的戏服和道具,讲解员讲述了花灯戏的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元江哈尼族棕扇舞的展示也让孩子们眼前一亮,深刻感受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这次游学活动,让孩子们深入了解了家乡的民族文化,在他们心中悄悄播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
美食制作,体验劳动与收获的喜悦。“我是小小美食家”环节里,志愿者们提前准备好了米饭、紫菜、黄瓜、胡萝卜、肉松等食材,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制作寿司。孩子们戴上手套,有模有样地开始操作。有的孩子还把自己做的寿司分给小伙伴和志愿者品尝,分享着劳动的快乐。
社会实践有力度,便民服务有温度。永昌社区暑假假期班的圆满结课,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一个快乐的假期,也体现了社区对青少年成长的关心和重视。接下来,永昌社区将持续整合社区公益资源,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为辖区青少年儿童营造更优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