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街街道严格对照《玉溪市社会治理效能提升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充分整合资源,聚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功能定位,锚定“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工作目标,积极探索“1773”社会治理机制,全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力促群众化解矛盾纠纷“只进一扇门、一次办成事”,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为平安小街建设筑牢坚实根基。
“1”个服务站点——打造一站式综治平台。严格按照规范化建设要求,打破部门壁垒,深度整合平安法治办、司法所、派出所等职能部门的力量,推动街道综治中心进驻派出所合署办公。综治中心设有群众接待大厅、矛盾纠纷调解室、心理咨询室、法律咨询室等功能室,各类标牌标识完备,规章制度规范上墙。通过部门共驻、资源共享、矛盾共调,实现“一站式服务、实体化运作、多元化治理”,打造矛盾纠纷、信访事项、群众诉求化解的“终结地”。充分调动14个村(社区)治保主任、调解主任、综治专员、基层治理专干、网格员等基层力量,对群众诉求做到一站式受理解决。
“7”个工作机制——完善全链条解纷模式。纵深推进“查风险、除隐患、保稳定、促发展”专项行动,制定信息报送、登记受理、先行处置、研判预警、协调联动、调度督办、领导包保共7项工作机制。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共召开风险研判会议15次,有效排查化解矛盾纠纷65起。持续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回头看”,对已化解的矛盾纠纷进行定期回访,防止矛盾纠纷反弹,确保矛盾纠纷真化解、真稳控。同时,对现存的17名风险人员制定“一人一册”化解稳控措施,推动风险隐患实质整改和稳控化解。
“7”项工作制度——建立标准化工作体系。街道综治中心由人大工委主任、政法委员负责,统筹平安法治办、司法所等力量,与派出所协同运转,及时协调处置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健全完善组织管理制、首问责任制、工作例会制、分流交办制、办结反馈制、工作台账制、带班值班制共7项工作制度,做到协同共治、资源共享、风险共防,有效推进社会治理各项工作落实。
“3”项工作权力——做优精细化治理服务。综治中心充分行使“派单、吹哨、督办”三项权力,统筹各中心(室、所、队)、各村(社区)社会治理资源,科学划分81个网格片区,选优配强234名网格员,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党员大会、群众代表会、网格员碰头会等多种方式,对辖区内的各类矛盾纠纷和社会风险隐患进行“滚动式”拉网排查,对基层社会治理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依托“综治中心+网格化”基层治理模式,定期组织调解员、社区民警、网格员队伍对重点领域、重点特殊人群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下一步,小街街道将坚持不折不扣落实社会治理效能提升三年行动,紧扣“查风险、除隐患、保稳定、促发展”专项行动,持续探索完善“1773”机制,不断提升全街道社会治理效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