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背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快峨山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按规模化、组织化、设施化、品牌化的思路做好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破局发展为目标;按照产业基地化、基地园区化、园区标准化、加工聚集化的发展思路,聚焦示范引领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引育新建一批的基本路径,推动农业产业基地由中低端向高端转变发展思路;根据《玉溪市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实施方案》,结合峨山现有农业基地发展现状、土地要素、特色优势,制定《峨山县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二、目标
2023年计划认定县级基地100个(已完成),认定市级基地24个(已完成),省级基地10个;2024年计划认定县级基地150个,争创市级基地50个,省级基地15个;2025年计划认定县级基地200个,争创市级基地60个,省级基地20个,力争三年全县建成450个覆盖不同产业类型、不同地域特色、不同发展层次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
三、认定标准和程序
(一)认定标准。以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生产规范、目标市场、品质保障、品牌引领、现代设施、专业服务、较高产出、联农机制10项评分标准进行量化打分。总分100分,分值达60分及以上的认定为县级基地,其中:80分以上的推荐申报为市级基地。同时根据评分分解建立“基地创建库”和“县级基地库”
(二)认定程序。按照主体申报 → 乡镇(街道)初评 → 县级认定的程序进行认定。同时,每个年度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
四、保障措施
一是明确以各乡镇(街道)为实施主体,县农业基地建设工作专班统筹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二是整合中央、省、市相关优惠政策,省级财政支农资金产业项目、乡村振兴产业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冷链物流建设项目、产业集群项目、数字农业示范建设等项目优先安排在乡镇(街道)申报的提档升级基地实施。三是通过组建技术服务队伍、搭建经营主体与省、市院校和科研单位合作交流平台,支持有条件的经营主体建立专家工作站等措施提供人才支持。四是县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不少于200万元基地建设专项资金,对当年新认定的县级基地每个奖励1万元,实现农贸分离奖励3万元,达到纳规纳限奖励5万元,其中40万元用于土地调查和测绘、组织专家评定、科技帮扶、制作基地标识牌等各项工作经费。同时做好成果运用和绩效考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