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以节为媒促三交 让民俗节庆 “活”起来、“火”起来!
发布时间:2025-07-21 09:22 来源:峨山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打印

作为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云南省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近年来,峨山彝族自治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挖掘火把节节庆文化资源,丰富节庆文化活动内涵,焕发民俗文化新风采,推动民俗节庆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民俗节庆起来、起来。

坚持以节彰文,把火把节打造成为各族群众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节庆活动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路径,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节庆活动中,发掘火把节节庆文化中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以有声有色有料的节庆文化活动展现各族群众美好生活状态,有形有感有效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节庆活动仪式上彰显共同文化符号,通过钻木取火、圣火祈福、放河灯等仪式,传承千年文化,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节庆活动内容上凝聚共同文化记忆,坚持以非遗为纽带,举办花鼓舞展示大赛、非遗巡街展演等非遗+节庆系列活动,通过非遗文化的陈列和传习,深入挖掘和研究峨山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记忆。在节庆文化作品中体现共同文化愿景,注重火把节节庆文艺作品创作,创作出《顺英养猪记》《巾舞飞扬》《吃不完》《多领比》等优秀文艺作品,发展让人民群众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元素融入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进各民族间紧密联系的纽带,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坚持以节兴业,把火把节打造成为推动各族群众迈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深化落实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市委“干字当头稳字托底干部示范”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大力实施“商贸活县”战略,注重提升火把节特色节庆品牌影响力,把火把节作为了解峨山、推荐峨山、体验峨山重要窗口,有力拉动节庆文化消费,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机遇。紧抓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验示范基地建设契机,推动全市100项非遗项目入驻峨山,办好非遗赛装、非遗购物、非遗美食等系列主题活动,打造到玉昆主场看球赛 回玉昆老家看非遗品牌,促进赛事流量变旅游留量。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做好非遗手工艺品、文创产品、伴手礼开发,打造特色商贸街、野生菌交易街、荷塘集市等特色街区,开展峨山十大名品”“十大名菜”“十大名小吃评比活动,吸引游客消费,增加群众收入。2024年,火把节期间实现旅游收入7037.2万元,进一步加深了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心理认同。

坚持以节促融,把火把节打造成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把火把节作为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助推器,以丰富节庆活动推动各族群众的广泛参与,营造火把节是我们各族群众共同的节日的深刻共识,推动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坚持以旅促融,打造旅居峨山品牌以康养旅居、城镇旅居、乡村旅居为重点,盘活特色村寨、温泉等资源,形成摆衣寨、天运温泉等全市重点旅居示范点,制定“彝人谷”旅游环线、“梁子一路情”文化生态旅游线、观光体验旅游线、觅池冲爱国主义教育线路4条旅游精品路线,吸引9.4万人次游客深度体验醉美峨山。聚焦以赛促融,举办花鼓舞大赛、城市定向赛、健康徒步、广场舞、摸鱼大赛等民间赛事,推动各族群众同台竞技,展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化理念。注重交流体验,举办钻木取火、亲子互动、泼水狂欢、打铁花等体验活动,推动各族群众相知相亲、互动交流。深化以文化人,搭建丰富的文化交流平台,举办非遗展演、音乐节、群众文化惠演、千人挝乐等文化系列活动,举办庭院剧场22次、综合晚会24开展文化惠民演出35场,现场观看人数达28万人次,引导各族群众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各族群众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做到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中共峨山县委统战部 普鹏君)


主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承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4015938

运行维护: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峨山县双江街道桂峰路43号

滇公网安备:53042602000003号

网站标识码:5304260001  备案号:滇ICP备07500970号-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4015938,0877-4017511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