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潭乡:“良种良法”金钥匙 打开畜牧“致富门”
发布时间:2025-10-27 00:00 来源:大龙潭乡 打印

2025年,大龙潭乡紧紧围绕乡村产业振兴目标,坚持以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为抓手,以保障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为核心任务,统筹推进疫病防控、技术服务、绿色养殖与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动畜牧业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实现强村与富民互促共赢。

技术服务精准覆盖,助力养殖提质增效

大龙潭乡持续优化畜牧兽医技术服务,构建“企业+规模场+乡村兽医”三级联动机制,联合辖区内多家企业和22位乡村兽医开展技术联网服务。目前共组织动物防疫培训2期,培训人员85人,发放宣传资料185份,推动防疫员带技术入户,切实解决养殖难题。持续推进西门塔尔牛、云岭高峰牛等优良品种的引进与杂交改良,夯实产业种源基础。

检疫防疫全程闭环,筑牢产品安全防线

全面推行产地检疫无纸化出证,实现畜产品“一码溯源”。年内共开具电子检疫证156张,检疫生猪5359头、仔猪120头、肉鸡1.02万羽。严格落实“集中免疫、整村推进”防疫机制,春防期间免疫各类畜禽15.82万头(只),免疫密度和抗体合格率均达市县要求。通过网格化巡查,累计检查养殖档案、用药及粪污处理情况65户次,筑牢从养殖到餐桌的安全屏障。

粪污利用变废为宝,绿色循环效益双赢

积极推广“畜—沼—粮”生态循环模式,引导规模养殖场建设沼液输送管道5320米,覆盖耕地3500亩,年处理粪污10593吨,等效节约氮肥466吨。推动形成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长效机制,2025年上半年开展粪污利用设施核查27户,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同步提升。

大龙潭乡坚持防疫优先、服务下沉、绿色引领的发展路径,通过强化技术培训、落实精准免疫、推行电子检疫、深化粪污资源化利用等举措,全乡畜牧业发展稳中有进、质效双升。截至目前,全乡生猪存栏6500头、出栏18436头;肉牛存栏1500头、出栏1078头;家禽存栏44000羽、出栏92355羽;肉羊存栏6000只、出栏4682只,肉蛋奶总产量达2054吨。下一步,大龙潭乡将进一步强化畜牧业管理,加大产业培植力度,加强产业链整合与协同创新、推广环保技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措施,守护畜产品质量安全,持续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主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承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4015938

运行维护: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峨山县双江街道桂峰路43号

滇公网安备:53042602000003号

网站标识码:5304260001  备案号:滇ICP备07500970号-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4015938,0877-4017511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