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潭乡:创新“114”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织密彝乡和谐网
发布时间:2025-04-17 00:00 来源:大龙潭乡 打印

为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治理目标,大龙潭乡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推行“114”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以“一站式服务”和“一张网治理”为双轮驱动,以健全“党建+网格化治理”体系、搭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平台、优化综治中心功能、营造普法宣传氛围为四维支撑,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发现在苗头、化解在萌芽、治理在源头,推动服务方式不断优化、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为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提供强大动力。

一门受理纾民困 多元化解筑和谐

大龙潭乡综治中心整合司法、信访、公安等多个职能部门的力量,实现力量聚合、效能倍增。中心设有群众接待室、矛盾纠纷调处室、法律服务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室,各类标牌标识完备,规章制度规范上墙。通过部门共驻、资源共享、矛盾共调,实现“一站式服务、实体化运作、多元化治理”,形成“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的工作闭环。

56e11334cf9953d468dd9d96ed13c42.jpg5211ef68c5661af8d77f606ae337699.jpg

今年3月,一村两户村民因土地界线问题发生争执,矛盾持续升级。综治中心接网格员上报后,迅速启动联动响应机制,协调自然资源所现场测绘、司法所普法说理,并邀请村老毕摩运用习惯法参与调解,最终促成双方在两天内达成和解协议。

31b43962ab719bc3c5847ea246381ee.jpg

截至目前,2025年内大龙潭乡综治中心共受理各类纠纷21件,成功调解20件,调解成功率达95%其中部分纠纷采用汉双语调解方式妥善化解

一网覆盖强基础 全域联动护平安

全乡以村小组为单位划分57个网格片区,由村组党支部书记任网格长,各小组长、副组长、党员、群众代表共计90人担任网格员,构建---四级网格联动的高效治理体系,推进乡村两级综治中心提质增效。创新微网格+综治中心+智慧平台治理模式,做到事在网中办,难在网中解

微信图片_20250416174657.jpg

今年2,网格员在巡查发现两户村民因排水沟改道问题矛盾激化,乡综治中心获悉后,通过派单方式交由村级网格处置,及时化解邻里冲突,此外,针对彝族火把节”“等重大民俗活动,网格员重点排查婚恋纠纷、邻里纠纷、公共安全等风险点,切实发挥重点人群管理服务和风险预警作用。

微信图片_20250417084140.jpg

四维协同固根本 多元共治促长效

两个1的框架下,大龙潭乡通过4个关键举措夯实基层治理根基。一是健全党建 + 网格化治理体系,筑牢矛盾化解根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由村组党支部书记任网格长,党员代表负责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如在土地纠纷调解中,党员网格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入了解情况,协调各方利益,引导群众依法依规解决争议。

cee8ae1aa25c951ed2ba558cac15fc2.jpg

二是搭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平台构筑矛盾纠纷“防火墙”建立周排查、研判机制矛盾纠纷预警机制,定期召开矛盾风险分析研判会整合信息资源,分析矛盾发展趋势,对可能引发重大社会稳定问题的矛盾风险实施预警干预,精准制定化解措施。

3cd838913fea06ac37892d9aac422f1.jpg

三是优化综治中心功能,打造矛盾纠纷化解“主阵地”。升级硬件设施,设置和完善群众接待、矛盾纠纷调处、法律服务、心理咨询等“一室多用”功能室。强化软件支撑,开展学习运用“云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系统”业务培训,提升工作人员调解能力与服务水平。同时,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规范“派单”“督办”“吹哨”等各项权力。

微信图片_20250417084817.jpg

四是营造普法宣传氛围增强群众法治观念结合彝族文化特色,创新普法宣传方式。利用火把节、开心街等传统民俗节日,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活动,将法律知识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让法治在民俗活动中浸润人心。通过广播、宣传手册、微信群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增强法治观念,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年内累计开展法治宣传6次,覆盖群众300余人次。

微信图片_20250417091857.jpg

下一步,大龙潭乡将持续纵深推进“114”机制,依托“数字乡村”建设,推动监控巡查、矛盾预警等数据资源逐步应用。持续实施“法律明白人培训计划”,培育更多懂法人。深化“平安法治”创建,激发群众参与热情,绘就共商共治共建共享共乐的治理新画卷。

主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承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4015938

运行维护: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峨山县双江街道桂峰路43号

滇公网安备:53042602000003号

网站标识码:5304260001  备案号:滇ICP备07500970号-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4015938,0877-4017511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