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江街道:从春播到秋实,这趟田野旅程值得你看
发布时间:2025-10-23 00:00 来源:峨山县人民政府网 打印

在第45个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回望双江街道的这一年是一幅从播种希望金黄丰收的生动画卷双江街道以科技为笔、以项目为墨精心呵护着每一粒粮食的成长在彝乡大地上写下了粮食安全的扎实答卷

春之始,播种希望

阳春三月,大地回暖。双江街道的农田里率先按下了“农忙键”。在桃李村育秧基地,农户们通过晒种、泡种、撒种、铺肥、盖膜等程序,精心培育秧苗。一排排整齐的大棚内,嫩绿的秧苗悄然露出苗头,展现勃勃生机。

这里的育秧工作不仅为566亩稻田提供秧苗,更为全街道2.28万亩水稻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夏之长,科技赋能

4·新绿入画:经过45天的苗床管理,秧苗长势健壮,陆续进入移栽期。农户们戴着斗笠、挽着裤脚,将秧苗有序插入翻耕平整的田间。嫩绿的秧苗在波光粼粼的水田里排成整齐队列,随着微风轻轻晃动,开启了生命的新征程。

5·翠波涌动:随着气温稳步回升,水稻进入分蘖关键期。在桃李的连片稻田里,新插的秧苗已悄然扎根,绿叶舒展,田间一片葱茏。阳光洒向茁壮成长的稻苗,每一株都在静静积蓄着秋天的力量。

6·沃野示范:在桃李村石林组,201亩玉米单产提升示范片成为技术创新的“试验田”。这里不仅是良种的展示,更是2025年省级粮食生产单产提升技术示范项目的扎实落地,最终成功推动玉米产量提升5%,为全域增产树立了可复制的标杆。

7·银翼护稻:盛夏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期。植保无人机在稻田上空划出优雅航线,将雾化农药如薄雾般均匀洒下,为水稻披上了一层坚实的“健康防护铠甲”。

秋之实,丰收与喜悦

8·良田筑基:丰收不仅靠天时,更靠坚实的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在总果村火热开工,解决2825亩农田“靠天吃饭”的难题,提升农田的抗灾能力,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是双江街道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的生动实践。

9·金秋归仓:秋风送爽,稻浪翻金。沉甸甸的稻穗俯首垂金,农户们穿梭阡陌间收割金黄。与此同时,玉米地里硕果累累,金黄的玉米堆满场院;稻花鱼在田间嬉游,形成“鱼肥水美、稻香人欢”的生态农业景观。这满仓的收获,是对农户一年辛勤的最好回报,更是街道粮食安全工作最直观的成果。

从春天的第一粒种子,到秋日的满目金黄。双江街道通过 “科学育秧+精准管理+科技示范+基建护航”的组合拳,严谨地走好了粮食生产的每一步,生动地绘就了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丰景图”切实守护好群众的“饭碗田”。

图文:基层党建办(宣传)

编辑:李鸿

审核:普悦


主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网站地图

承办: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77-4015938

运行维护: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峨山县双江街道桂峰路43号

滇公网安备:53042602000003号

网站标识码:5304260001  备案号:滇ICP备07500970号-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4015938,0877-4017511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