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双江街道以破除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为目标,通过“宣传引导+群众自治+典型带动”的工作模式,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创新宣传接地气,文明理念润民心
“吃不完,根本吃不完!”这句带着乡土气息的口头禅,道出了群众的心声。在嶍峨古镇惠民演出现场,双江街道组织18个村(社区)的村组干部集中观看了反映“人情债”负担的小彝剧《吃不完》,剧中生动展现的宴请场景引发强烈共鸣,街道借此创新采用“文艺+宣讲”形式深化移风易俗宣传。“通过观看这部戏,村民观念转变很大,现在不请客也能表达情谊,人情负担轻了,邻里关系反而更融洽。”青苔坡组党支部书记刘晓剑深有感触地说道。
街道积极打造立体化宣传网络,在赶集日设立“文明摊”,发放800余份“明白卡”;利用村级广播、微信群推送典型案例;在清明等重要节点开展“三个一”行动(一封倡议书、一堂微课堂、一次云祭祀)。“今年清明上山巡查,再没见到烧纸的,祭祀方式越来越文明了。”护林员老张欣慰地说。
群众自治显成效,红白理事树新风
红白理事会作为移风易俗的“主力军”,在18个村(社区)组建了一支178人的骨干队伍。理事会通过建章立制,制定了《红白事办理标准》,让村民办事“有章可循”。
退休教师周明华经常带着账本走村入户:“老刘家闺女考上大学,按新规只办了5桌,比过去少摆15桌,光餐饮费就省下2万多元。”理事会创新采用“板凳会”“院坝会”等形式,开展47场政策宣讲和纠纷调解。沐勋社区李大姐深有感触:“以前为了面子大摆宴席,现在省下的钱用来改善生活,日子过得实在多了。”为确保工作实效,理事会建立了登记备案、跟踪指导等制度,并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
典型引领树标杆,崇德向善成风尚
在文明乡风培育中,街道注重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双江社区中国好人候选人段和平二十余年悉心照料无血缘养母的事迹,通过“文明讲堂”广为传颂。“段叔叔的故事让我懂得孝亲孝老要趁早,更要以身作则教育下一代。”一位年轻居民动情地说。
像这样的感人故事在双江不断涌现:沐勋社区晋志强夫妇三十年如一日照料瘫痪双亲,用坚守诠释孝道真谛;张燕、李红十年坚持为58位孤寡老人义务理发,用爱心温暖邻里……如今,这些鲜活案例已成为推进移风易俗的生动教材,“厚养薄葬”“孝老爱亲”等理念被写入村规民约,崇德向善在双江蔚然成风。
下一步,双江街道将继续深化移风易俗工作,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创新活动载体、强化示范引领等措施,让文明新风吹得更远、更持久,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党建办 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