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街街道雨来救村:“烟后种植”实现
“一地双收”
走进小街街道雨来救村的田间地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曾经铺满田野的金灿灿烤烟早已采收完毕,如今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翠绿的萝卜缨,随风轻晃。泥土之下,饱满的紫萝卜正悄然生长,旁边的红菜苔也长势喜人,为村民们带来了新的增收希望。
近年来,雨来救村立足区域资源优势,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突破口,积极引导农户挖掘烟后土地的 “二次价值”,大力发展烟后特色农业产业,以萝卜为代表的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既延续了烤烟种植的增收效益,又有效提高了土地耕种率,为农户拓宽“钱袋子”开辟了新路径。
“烤烟采收后,土壤里还留存着不少肥力。今年村委会通过烤烟套种模式带动农户试种烟后紫萝卜200余亩,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同时,又能让群众增产增收。” 雨来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敏介绍,紫萝卜种植技术简单易学、管护耗力不多、病虫少、周期短、产量高。这种轮作套种模式,不仅大幅提升了土地综合利用效率,更让农户在烤烟之外多了一份稳定收成,真正实现 “一地双收”。
眼下,先行试种的紫萝卜已进入生长关键期。下一步,雨来救村将以烟后产业为抓手,针对紫萝卜种植管理等,积极链接资源加大田间指导力度,针对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提供精准服务,细化采收等后续管理流程,推动农业增效、农户增收,让 “一地双收” 的好 “钱” 景,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首页
了解峨山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滇公网安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