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委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小街街道坚持干字当头,着力打造“家门口的务工车间”,为群众提供就近就地就业机会,在家门口端稳“饭碗”、鼓起“钱袋”。
党建引力助企落地,“撂荒地”蜕变“聚宝盆”。长期以来,因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小街街道牛白甸社区产业结构单一、村民增收渠道较为狭窄。为破解这一局面,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思路,深入挖掘低效闲置资源,积极盘活闲置地块。
社区党总支提前谋划、多方考察,引进佛山智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玉溪市智晖设施蓝莓特色产业园基地。为保障基地用地,党总支积极号召党员带头,带动群众,流转约2000亩土地整合入股,为基地落地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深耕阵地做优服务,“微单元”实现“零距离”。街道秉持“服务企业零距离”的理念,落实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服务企业制度,通过包保走访、精准施策、常态问效等举措,进企业、送政策、解难题,收集辖区内企业用工需求等问题,为打造“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工作奠定坚实基础。重视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登记,开展“1131”就业帮扶,将就业信息精准推送至务工群众。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提档扩能,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服务宗旨,设置零工驿站服务窗口,登记零工信息,整合零工需求资源,借助街道微信公众号、村组微信群、信息宣传栏等,常态化开展招工用工信息发布、岗位推介、政策宣传等服务,搭建选岗和用工桥梁,打造就业服务“便利圈”。
村企携手共促振兴,“小车间”托起“大民生”。蓝莓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栽种、管护、采摘等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尤其是进入采摘期用工需求量更大。为促进村民增收、保障用工需求,村办公司与智晖公司签订劳务派遣用工合同,依托种植基地打造“家门口的务工车间”,采取“村办公司+‘车间’+零工驿站”的招工模式,由村办公司统一招聘蓝莓鲜果采摘工、分拣工派遣给智晖公司使用。由智晖公司采取老带新模式为务工群众提供上岗培训指导,让群众边培训边务工。
针对附近村民亦工亦农的情况,采取长短结合、专兼结合、生熟结合等方式灵活派工。目前,蓝莓产业园基地长期用工40人以上,在蓝莓移栽、采收、销售旺季能带动400多名群众就近务工。不仅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有班上,更解决了照顾“一老一小”的问题,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