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富良棚乡抢抓绿色能源发展机遇,积极引进并大力发展光伏产业,以绿色能源为纽带,在盘活资源资产、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深化企地共建等方面实现多重突破,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
土地生金,以“红利”促“得利”。富良棚乡通过科学规划、合理流转,借助光伏项目落地机会,激发山地、坡地资源利益最大化。村集体以土地租赁形式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为乡村公共服务提升和基础设施建设注入源头活水。同时,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每年获得可观的租金收益,实现了“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民”的转变。目前,下厂光伏发电项目(二期)占地面积750多亩,累计发放租地补偿585.7万元,其中租金20%作为集体资金使用、80%直接发放给群众,成为当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年均增收的重要来源。
空间盘活,以“潜能”增“动能”。光伏项目的落地建设有效盘活了土地资源,同时推动了乡村闲置空间的再利用进程。项目所在村组对部分符合条件、区位条件适宜的公有闲置房屋实施修缮升级,部分村民有效盘活自有闲置房屋资源,租赁给光伏企业用于办公、仓储及员工生活配套,既有效解决了企业的部分实际需求,降低了初期投入成本,又切实增加了村集体和村民的资产性收益。此外,峨山县分布式光伏发电一期项目有序同步推进,在富良棚乡政府、塔冲村委会、富良棚中学等16个点位新设光伏板,预估装机容量971.67kW,屋顶使用面积约4569.85平方米,让“沉睡”资产实现保值增值与高效利用。
就业增收,以“岗位”促“乐业”。光伏产业的发展为富良棚乡带来了宝贵的就业机会。项目在建设期和长期的运维期内,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诸如安保、保洁、场地维护、基础施工等“家门口”的就业岗位。美党村、迭舍莫村等项目施工村民利用空闲时间到就近工地参与桩基浇筑及修建施工便道,每月新增务工收入2000余元。这些岗位有效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让村民能够兼顾家庭与工作,实现了稳定就业、就地增收的美好愿景。
企地同心,以“营商”换“赢商”。光伏企业与周边村组不仅是经济合作关系,更构建起深厚的乡土情谊。施工期间,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村民义务修建机耕路8千米、排水沟2条(总长800米),极大提高了周边地区农业生产便利性。今年汛期以来,企业多次主动组织人力、调配机械,与村民共同参与沟渠清淤、道路抢修保通,有效保障农田排水,解决村民出行安全难题,减轻乡村防汛应急压力,以实际行动彰显新时代民企的社会责任与乡土情怀,筑牢了和谐共赢的企地关系。
借“光”发力,富良棚乡光伏产业的深度融合探索,不仅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助力群众致富增收的切实举措,更是实现政府和企业双向奔赴,携手奔赴乡村全面振兴目标的有力实践。下一步,富良棚乡将持续绿色能源优势转化为乡村发展的多元价值,创新构建“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立体发展模式,加强优化政企深入合作,稳步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